景氣樂觀度13季新高!93%企業徵才 55%企業擬調薪 AI人才起薪高32%

AI技能已逐漸成為職場顯學,若不懂得人機協作的理論,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所取代。(攝影/鄭國強)

景氣持續復甦,從企業主到上班族,該如何看待下半年經濟前景?樂觀度有望創新高嗎?對於求才、謀職計畫,會不會有所影響?勞方面臨通膨壓力,資方也面臨缺工潮,調薪或分紅狀況有望改善嗎?近幾年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AI)逐漸普及化,對於職場的衝擊有多大?勞資雙方又有什麼看法?以及放眼未來十年,有哪些工作可能會因為AI崛起而消失?還有相關技術人才,起薪會比較吃香嗎?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龍年第三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結果在今天25日正式出爐。

以下引用資料來源為yes123求職網

38%企業、26%上班族看好景氣復甦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與今年第二季相比,展望第三季景氣,企業樂觀度有持續回升。即使還有50.8%持平看待,樂觀的比例為37.6%,悲觀的佔11.6%:把樂觀與悲觀比例相扣除後,得到的資方「淨樂觀比例」為+26%。

相較上一季「淨樂觀比例」是+22.3%,除了呈現上揚態勢,並創下十三個季度以來新高,不過略低於2021年第二季的+26.6%。

若對比去年同期為+20.1%,代表今年企業保持「偏正向」的看法更為明確。

相形之下,對於今年Q3景氣,上班族比較偏向謹慎面對。持平看待的有55.5%,樂觀的佔25.7%,悲觀看待的有18.8%:將樂觀與悲觀比例相扣除後,得出來的勞方「淨樂觀比例」是+6.9%。

同時相較前季是+5.9%,也創下13個季度以來新高,但仍低於2021年第二季的+11.3%;若對比去年同期為+2%,顯見勞方正面看待今年下半年。

觀察勞資雙方對經濟前景的看法,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解讀,目前應該屬於景氣回升期,資方看好在下半年,若觀光業與餐飲業缺工問題解決,搭配出口恢復正成長,企業徵才與加薪的比例有望回升。

楊宗斌也認為,上半年景季呈現「內熱外溫」,而且通膨壓力不減,對勞方來說,公司調薪狀況也可能呈現兩樣情,使得不少勞工財務狀況依舊吃緊;因此大家期盼在下半年,出現更明顯的經濟復甦走勢,預估轉職動作轉趨積極,希望追求更高待遇來改善生活。

企業加薪意願六年新高,勞方盼調薪2708元

針對2024年上半年的薪資水準,合計有50.2%的企業表示,有替員工加薪過,比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44.8%。其中情況又區分成:「有,但屬於績效加薪」佔34.9%;「有,而且是全面加薪」僅佔了15.3%,齊頭式調薪的公司仍算是少數。

接著詢問資方接下來的薪酬規劃,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合計有54.7%的企業透露,在今年下半年有加薪計畫,比例高於去年同期的49%,以及前年的44.8%,創下六年同期新高,但仍低於2018年的57.4%。而且又分成:38.1%屬於「績效加薪」;16.6%才是計畫「全面加薪」。

對於下半年預計加薪的幅度,本次調查則發現,平均落在4.1%;其中甚至有13.3%的公司透露,幅度在10%(含)以上。

再從勞工朋友的角度詢問,由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雖然僅有16.3%的上班族透露,在今年上半年,公司有替自己加薪過,不過比例多過去年同期的14.2%。

如果上半年沒被加薪(佔83.7%),這群勞工平均希望,下半年能被調薪2,708元,若以官方經常性薪資46105元估算,大概需要加薪5.9%;其中甚至有15.2%期盼,月薪能調整「五千塊(含)以上」。

當然除了調薪外,激勵員工或留住人才的方式,還有靠獎金或紅利。此次調查就發現,合計有42.9%的企業表示,在下半年有員工分紅或發獎金計畫,比例高於去年同期的39%,以及前年的36.3%,創下五年同期新高,但仍低於2019年的47.2%。情況又區分成兩大類:29.2%為「平均金額沒有比去年同期高」;13.7%為「平均金額比去年同期高」。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解讀,目前企業調薪、分紅意願,逐漸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畢竟內外銷產業景氣,已經完全同步復甦;不過資方在實施加薪部分,基本原則為員工績效至上,齊頭式加薪依舊屬於少數;其中加薪意願比較高的資方,應該以缺工中的行業為主。

楊宗斌更指出,屬於非經常性薪資的獎金分紅,也已成為公司留才、攬才的主要工具,只是這部份的報酬增減,通常與景氣具有正向連動性。

缺工、擴編率同創11年新高,餐旅、批零、科技業夯求才

整體來說,高達93.1%的企業透露,在今年第三季有徵才計畫,比例高於第二季的90.3%,也略多於去年同期的92.4%,更創下11年新高。

若以產業別進行交叉分析,Q3企業徵才意願較高的行業,依序為: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95.5%)、批發零售與貿易(95.2%)、科技資訊(94.7%),以及傳統製造業(94.5%)、運輸與物流倉儲(93.8%)。

這也代表著其餘6.9%的企業,在第三季無徵才計畫,其中又分成:4.1%為「沒有徵才計畫,也沒有裁員計畫」;剩下的2.8%為「沒有徵才計畫,但有裁員計畫」。

至於第三季應徵新員工的原因,主要依序為:一直處於缺工狀態(40.2%)、訂單或業務增加而擴編(25.3%),以及無擴編,單純填補人員離職空缺(22.6%)、公司擴點展店而擴編(11.9%)。

所以合計要擴編的企業,比例共有37.2%,略高於前一季的37%,也多過去年第三季的36.4%,創11年同期新高。

同時Q3缺工率達到40.2%,不僅略高於前一季的39.2%,也多過去年同期的38.5%,創下11年新高。

三成四企業缺門市,均薪破紀錄逼近40K

平均而言,每一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15.8人,雖然規模小於前一季的17.4人,但仍略大於去年同期的15.3人。

而且在可複選狀況下,第三季計畫徵才的企業,它們釋出的主要職缺類型,又分成了:48.8%屬於基層員工;屬於第一線門市或銷售、業務人員的,也佔33.9%;屬於儲備幹部部分的有32.3%;屬於產線作業員的佔30.9%;屬於工讀生或臨時工、計時人員也有22.2%。

進一步詢問企業,針對這些主要職缺,開出的薪資又有多高呢?本次調查顯示,企業平均提供的月薪條件,落在39,794元,多於前季(Q2)調查時的39,578元,也高於去年第三季的38,310元,更創下十一年以來同期新高。解讀上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預估,持續受惠全面性邊境解封,以及後疫情時代消費力道復甦的效益,使得內需型產業缺工情況較為嚴重,一切有賴畢業季來臨後,才有可能紓解人才荒的壓力。

楊宗斌並表示,還有接單逐漸加溫的效應,也讓外銷導向的科技業、製造業,同樣出現缺工狀態,資方勢必要調薪來搶人與留才,因此看好下半年的勞動市場,仍然保持事求人的榮景。

低薪、沒發展性、凍薪太久,90%勞工第三季想換工作

即使在本次季度調查當中,企業徵才的月薪條件,平均落在近四萬塊的水準,不少人仍然有著一顆異動的心。

由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合計有90.4%的上班族透露,有計畫在今年第三季換工作,其中又分成:35.7%為「已開始投履歷」;54.7%為「尚未開始投履歷」。

相較下,有轉職念頭的比例,雖略低於前一季的91.7%,但高於去年第三季的88.2%,更創下十一年同期新高。

針對跳槽主因方面,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包括了:現在工作的薪水太低(55%)、覺得公司未來沒有發展性(47.1%)、太久沒有調薪(30.2%),以及擔心所處行業的前景(29.2%)、想要轉行或創業(26.1%)。

其餘導致勞工第三季想離職的原因,又分別有:對現在的工作沒興趣(24.7%)、工作時間太長(22.9%)、工作壓力太大(20.1%),以及擔心被裁員減薪或放無薪假(19.1%)、工作量太大(17.5%)。

期望待遇11年新高,勞資起薪差距8%

對於第三季想跳槽的熱門行業,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是: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32.9%)、科技資訊(31.9%)、傳統製造業(28.8%),以及批發零售與貿易(22.9%)、運輸與物流倉儲(21.9%)。

其他計畫轉職的行業別,又分別為:金融保險與會計統計(20.9%)、文(補)教業(19.8%)、民生服務業(不含餐宿休旅)(18.8%),以及大眾傳播與公關廣告(17.4%)、醫護與生技(15.4%)。

那麼對於新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又是多少呢?本次調查顯示,平均落在43,231元,略高於前一季期望的43,122元,也多於去年同期的41,850元,更創下11年以來的新高

若與廠商開出的39794元條件相比,等於打了「92折」(92%),這中間落差仍然達到8%,代表勞資雙方認知的月薪差距,還有3,437元。因此想在第三季順利轉職,立刻媒合成功換工作,其實也不算非常容易。

近半數企業擬訂AI計畫,未來工作恐消失29%起跳?

近期AI掀起產業革新風潮,勞資雙方的看法又是如何?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 合計有49.8%的公司透露,有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進行生產或提供服務,比例明顯高於去年調查的42%,而且又分成:30.2%屬於「計畫尚未進行」;19.6%屬於「計畫進行中」。

若已擬訂相關計畫,關於AI新部門、新事業的薪酬規劃部分,此次調查也發現,資方針對擁有相關職場技能的人才,預估他(她)的平均起薪,會比其他員工至少高出31.6%;這當中甚至有17.8%的企業表態,願意提供多出五成(含)以上的待遇溢價空間。

在硬體端,出現機器人的自動化、全天候生產;再到軟體端,有人工智慧AI的高速運算,恐怕將有工作、行業消失,預估在十年後,因為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或AI(人工智慧)系統,企業平均認為,目前的工作機會,將大約消失29.2%。

售票員、客服、作業員、翻譯、記者、銀行行員,AI取代人力?

難怪預估在退休前,有高達89.6%的勞工透露,會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比例高於去年調查的87.2%。

同樣以十年後來看,在機器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職場,預估哪些勞力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為:售票員(54.3%)、客服人員(53.6%)、產線作業員(52.2%),以及加油站人員(35.7%)、量販店、超商店員(34.8%)。

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又分別是:飯店櫃檯人員(33.7%)、餐廳服務生(32.5%)、電銷人員(31.5%),以及保全人員(30.1%)、清潔工(28.4%)。

若也以十年後來看,在未來的AI職場,預估哪些勞心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是:翻譯人員(37.2%)、記者(36.3%)、銀行櫃檯行員(35.2%),以及金融交易員(29.1%)、保險業務員(28.2%)。

在第六到第十名部分,又分別為:產線工程師(21.2%)、秘書(20.3%)、金融分析師(19.3%),以及金融授信人員(18.1%)、會計師(17%)。

處理公務,60%勞方考慮使用ChatGPT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有60.3%的勞工表示,會考慮使用ChatGPT這類人工智慧程式,來協助自己處理公務;還有協助自己撰寫履歷表與自傳,上班族坦言考慮使用ChatGPT的比例,更高達68.9%。

相較之下,則有51.1%的企業指出,支持員工使用ChatGPT這類人工智慧程式,來協助他(她)們處理公務;但也代表不支持的資方,仍佔48.9%,正反兩面呈現接近五五波的態勢。

資方加快AI化腳步,人機協作工作不會完全消失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面對薪資上漲趨勢,無法避免資方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甚至可能無法解決缺工潮問題,改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加上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企業將加快AI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

楊宗斌並指出,從科技業的無人產線,到無人商店、無人車、無人機等試驗,以及與「FinTech」相關的理財分析,自動化、人工智慧已同時衝擊到勞力密集與資本密集型工作:意謂著藍領和白領階級的勞工,都需要正視這場由AI浪潮掀起的「職場革命」。

只是楊宗斌也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進一步預測,最終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概念,也就是AI(機器人)與勞工,未來在職場範圍內,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前者從事精準度、重複性高的工作,後者在前者輔助下,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最後楊宗斌建議網路Z世代的上班族,畢竟AI技能已逐漸成為職場顯學,身為社會新鮮人在未來十年內,若不懂得人機協作的理論,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所取代。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2個月嬰「染梅毒」發燒40度...為何新生兒會感染?如何預防?
亞馬遜將推出AI版本語音助理Alexa 擬每個月收費5到10美元
台股市值衝2兆美元 名列全球第14 董座林修銘喊:目標擠進全球前10大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