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制裁難擋中國半導體發展?雷倩提「嫦娥六號」:美國只能靠一招平起平坐

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考慮擴大晶片出口中國的禁令,此舉引發恐加速中國大陸的晶片發展的質疑。對此,前立委雷倩指出,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不可能因為晶片就被卡住,嫦娥六號登月器就是一個反證,加上前端設計與最終的封測組是中國發展晶片產業的戰略選擇,目前也發展出大量的自然語言模型及產業垂直模型,若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持續突飛猛進,美國只能運用資本市場平起平坐。

雷倩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上表示,每次的科技進步都可能有另外途徑,差別在於哪一條路徑在經濟上最有效率。她提及,台積電之所以厲害,就是從40奈米發展至今的全製成都有製造專利,讓台積電可以把訂單做到最好,其他企業也難以競爭生意。

雷倩也說,晶片世界最厲害的是上面的架構,以前是Intel架構,現在則有Risc-V,而中國大陸是新架構最大的投資者。設計的部分,當大家都在做CPU的時候,NVIDIA就領先在做GPU,NVIDIA就是靠設計成為全世界市值第一名的公司,最後則是勞力密集的晶圓代工及測試組裝,產出最終產品。

對於美國現在想在晶片產業鍊抑制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雷倩說,雖然美國認為晶片產業鍊是一顆氣球,拿一根針隨便往氣球戳就破了,但中國大陸的嫦娥六號登月器就是一個反證,因為嫦娥六號登月器有能力在月背自行計算著陸,並挖取月壤送回地球,根本不可能因為晶片而被卡住。美國想在三奈米、二奈米晶片上擴大出口中國大陸的禁令,只有在手機這類需要微量化的小型裝置上才有用。

雷倩也說,最終應用是另一個競爭的部份,其實前端設計與最終的封測組是中國大陸發展晶片產業時的戰略選擇,中國大陸在1997年左右就先開放前端與後端,目前中國大陸的設計公司活躍在世界前十,至今也做出不少成績,所以不能見樹不見林,「不能夠把整個科技世界放在晶片這一個戰場上」。

另外,雷倩提到,語言是美國發展人工智慧的另一項優勢,因為在網路世界裡英文是最大宗,但現在逐漸有其他語言,像是中國大陸現在發展出大量的自然語言模型,整個概念與Chat不同,在中英文翻譯上或是算力方面都會慢慢趕上。

雷倩指出,最後看的則是模型,Chat GPT與OpenAI都屬於通用模型,但大陸幾個公司做的都是產業的垂直模型,是專門給挖煤公司、機場港口公司,甚至是汽車運輸倉儲物流產業。中國大陸現在大多發展產業應用模型將對生產力做出下階段的跳升,美國只有運用資本市場,還可以坐莊可以平起平坐。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