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對決台灣觀點 尹啟銘:沒有贏家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為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接受專訪,暢談創作歷程及當前美中台的半導體布局,認為這是一場看不到贏家的戰爭。(杜宜諳攝)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為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接受專訪,暢談創作歷程及當前美中台的半導體布局,認為這是一場看不到贏家的戰爭。(杜宜諳攝)

美中科技戰熾烈,台灣半導體被捲入選邊站遊戲之際,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下月將推出300多頁的新書《晶片對決》。有別於去年美國學者米勒以全美方觀點的《晶片戰爭》,他強調這本書完全站在「台灣觀點」,直指造成全球半導體動盪不安的禍首就在美國,最終可能造成我出口損失,是「一場看不到贏家的戰爭」。

全書共8章,從美日歐陸韓台各國半導體的歷史與模式談起,觸及美中經貿戰,最後聚焦地緣政治下台灣的挑戰與出路。

尹啟銘直指,真正會威脅台灣半導體未來發展的,「就是美國跟日本!」其他像印度主要是為了滿足內需市場,歐洲則是拿補貼吸引外來投資,對台灣半導體市場威脅並不大。

至於美、日競爭的重點在先進製程,他說美國現在要台積電去設廠,先騙5奈米去,現在要擴充到3奈米,「然後2奈米呢?它還沒講。」

另外,日本Sony、Toyota等8家公司一起成立一家Rapidus新公司,目標是2027年量產2奈米以下晶片,然後會跟IBM合作。尹啟銘指出,要觀察美日未來對台灣產業的競爭衝擊。

對於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動盪不安,尹啟銘把罪魁禍首指向美國。美國對大陸半導體防堵、以及自身半導體本土化,遂行「美國優先」,對違反WTO國際經貿規則肆無忌憚。

他說,美國對大陸的出口管制嚴重傷害台灣出口,因為對岸占台灣IC出口比重在去年高達58%。同時對包括台積電在內的許多大陸投資業者,也造成巨大商業損失。

以台積電到亞利桑那州設2個廠,年產能預計60萬片來說,尹啟銘表示,產能小,就影響台積電營收與利潤,又會影響下一代的研發跟設備投入。「這就是我講的台灣觀點,不是你美國的觀點。」況且台積電拿了美國補助,就不能在大陸擴廠,又影響營收。

對美國這場圍堵大陸的科技戰,他感嘆是一場看不到贏家的戰爭。結果可能是台積電受傷、美國多花錢、日本多花錢,大陸也受傷,最終有誰獲利嗎?

他說,至今才進行上半場,下半場挑戰更險惡,「美國的招數還沒有完全出來!」他提醒,要注意美國在3奈米後,下一步是否要求2奈米製程以下過去,現在還不知道,但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