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出貨量低於預期,行業開始萎縮了嗎?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全球智能手機季度出貨量預測顯示,在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4.1 億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僅為6%,低於此前預測的9%,這其中自然是有疫情影響下的芯片短缺的影響,也與當前全球經濟萎靡有不可或缺的關聯性,但憑借此就能斷定智能手機市場開始萎縮了嗎?行業真的就沒有發展空間了?

從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機並拉開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以來,現階段在智能手機硬件配置上已經是難有大的進步空間了,尤其是對於大多數的旗艦級別的智能手機來說,大家從最初的配置的對比,已經逐漸轉變為外觀設計、拍照功能以及屏幕上的爭鋒,也就是說一款旗艦手機之間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了,就當前的幾個品牌智能手機來說,旗艦手機的性能差異化並不明顯。大家看重的無非就是品牌影響力,外觀設計以及功能上的差別了。就增長乏力的市場來看,就真的開始走下坡路了?

智能手機新品是如何造出來的?

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慢的基本上是一年出一款新機,快的可能不到一個月就能出一款新機,但是不同廠商之間比拚的還是手機在功能和設計上的差別。你的手機產品到底表現如何,是由產品的配置性能、外觀設計以及用戶的傾向性選擇共同決定的。而智能手機廠商能否快速推出一款新機型主要是取決於供應鏈、設計、系統優化、功能技術等幾個方面的影響。

就拿小米MIX4來說,它首先要將手機的定位做出來,該手機到底要達到怎麼樣的水準,需要搭配哪些配件,各個配件之間的兼容性、功能性是不是能很好地體現出來。然後,重點攻克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實現、陶瓷機身的成品率等等難題,這也是最耗費時間的。在樣機成型之後,就要協調各個配件廠商,及時供貨,打通供應鏈渠道,並開始進行手機的組裝環節,保持一定的庫存量。在這期間還要將產品的營銷推廣、發售等工作同步進行,保證產品能快速及時地進入市場,並將下一款產品的研發推入流程運作環節之中。

類似於小米、OV、華為這些都是有多條產品線在同時運作,每年可以推出多款機型。但是,蘋果、一加等就不一樣了,它們一年可能只推出一兩款手機產品,這也是根據不同廠商的生產策略來決定的。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有很多小廠商沒能抗住競爭壓力而倒下了,這個就使得現有廠商在產品線的選擇上頗為謹慎,每推出一款產品都是要經過多方考量。而一款手機從立項到發售上市至少也要經過一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在兩年前的決策,會對現在的市場產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何現在市場中的新品手機變少的原因所在。

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緩慢,是多因素造成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近兩年內全球疫情爆發,很多工廠都停工了,這也導致很多智能手機的配件得不到很好的補充,就算你有再好的設計,沒有硬件支撐,也不可能將產品做出來。芯片短缺、組裝工廠員工短缺,都是影響智能手機出貨量的不穩定因素。而且很多家庭都因為疫情而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連生存都出現了問題,哪還有心情去更換新手機呢?

從產品的角度來講,現階段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安卓手機,一款旗艦級別的手機足夠使用三五年的時間,這就導致用戶更換手機的需求和頻率大大降低了。蘋果手機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為近兩年的新款IPhone手機加入了5G功能,相信還有很多人再等幾年才會更換新機。

除此之外,新科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行業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比如今年興起的“元宇宙”。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未來新科技產品會層出不窮地出來,用戶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智能手機並非是人們的唯一選擇。大家在進行娛樂、購物、消費的時候,可以使用其他不同的科技產品,屆時智能手機的存在感也會越來越低。

智能手機市場行情會出現反彈嗎?

智能手機是當前人們最重要的日常工具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市場飽和度已經是越來越高,就算是廠商不停地推出新品手機,人們更換新機的慾望也會逐年走低,這是商業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過去的十三四年裡,智能手機從最初的單純上網體驗,到如今覆蓋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款產品了,它的上升空間也是很有限了。

但並不排除一些廠商推出幾款更具科技感和劃時代的產品,比如蘋果推出真正100%全面屏的IPhone手機,更具智能化的手機系統,亦或者是操作性更強的成熟型的折疊屏手機等等,都可能會引發新一波的購機熱潮。所以,智能手機的市場行情到底會如何發展,並不是確定的,它有很多變數,甚至於很可能超出我們大多數人的預料也未嘗不可能。

筆者認為現階段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低迷狀態是在多年前就已經有預兆了的,當時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360手機、錘子手機等紛紛倒閉,退出市場,已經間接證明了行業可運作空間並不大了。但近兩年外部大環境確實是不好,出貨量低於預期也是意料之中的。而且在短時間內,市場行情大概率不會出現反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耿彪,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