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八里 十三行遺址及污水處理廠 文化環境之旅

八里污水處理廠蛋形消化槽人面圖騰。(北市衛工處提供)
八里污水處理廠蛋形消化槽人面圖騰。(北市衛工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時值盛暑,要如何規劃子女的暑假?北市衛工處建議,不妨在帶孩子們到八里觀光時,除了到十三行博物館之外,也到十三行博物館邊上的八里污水處理廠參訪,除了文化之旅之外,也能讓孩子們認識到日常生活中所製造出來的污水是如何處理的,更能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

目前由北市工務局衛工處代管的八里污水處理廠是全台最大污水處理廠,每日可處理一百卅二萬噸生活污水,佔大台北地區每日污水量五成,更擁有全台最長六千六百公尺海放管,六座造型獨特的蛋形污泥消化槽更是八里污水處理廠一大特點。此外,為保存珍貴的史前遺址,廠內還規劃一塊「十三行文化遺址保留區」。

八里污水處理廠內的十三行考古遺址。(北市衛工處提供)
八里污水處理廠內的十三行考古遺址。(北市衛工處提供)

八里污水處理廠長羅昭宏表示,八里污水處理廠位於十三行文化遺址蛋黃區,在建廠初期即面臨如何與遺址共存的問題。為妥善保存文化遺跡,特別在廠內規劃一塊一公頃嚴禁破壞挖掘的「十三行考古遺址保存區」,更提供部分土地設立「十三行博物館」,展示出土文物,讓民眾近距離認識十三行文化。

為配合在地特色,八里污水處理廠六顆蛋型消化槽也畫上人面圖騰,宛如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大型人面陶罐。蛋型消化槽內的污泥經過厭氧消化的處理過程,可以達到污泥減量及消臭;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則可以提供鍋爐作為污泥乾燥處理的熱源,減少天然瓦斯使用量。

衛工處說,民眾到八里觀光時,除了參觀十三行博物館,不妨預約報名參訪八里污水處理廠,來一趟兼具環保與文化的深度之旅。除了認識污水處理流程,還可以登上八層樓高的蛋型消化槽眺望整個廠區及海岸線,感受八里海岸的美麗風光,歡迎民眾來電報名參觀(02)8630-2005分機119或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