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意外事故多 酒駕車禍、溺水事故增2倍

溯溪活動中高處平台跳水,即使有深潭也是危機四伏。(記者林有清攝)
溯溪活動中高處平台跳水,即使有深潭也是危機四伏。(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一位大學畢業生日前疑因喝酒慶祝發生車禍,到院時除全身多處骨折外,且硬腦膜下出血嚴重,急救後由神經外科診治;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住院醫師蔡仁維指出,暑假期間,發生酒駕車禍、溺水事故是平常的二倍以上,他提醒學子、遊客在外活動應注意安全。

蔡仁維醫師說,六到九月逢畢業季、暑假,是旅遊旺季,交通事故多,有不少騎士發生嚴重車禍,造成顱骨骨折、硬腦膜下出血、瀰漫性軸突損傷等症狀,傷者多曾停止心跳、大腦缺氧一陣子,有九成以上無法倖存,即使救回,腦部功能也恢復不佳。

也有喜歡戲水消暑的民眾,在溯溪活動中高處平台跳水,例如三棧溪的玫瑰谷、中美跳台,以及砂婆礑溪…,即使水池下有深潭,也是危機四伏;以近十米高的中美跳台為例,常有人結伴好友同伴鼓舞,衝動一跳而發生意外。

暑假期間發生酒駕車禍、溺水事故是平常的二倍以上,蔡仁維醫師提醒學子、遊客在外活動應注意安全。(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暑假期間發生酒駕車禍、溺水事故是平常的二倍以上,蔡仁維醫師提醒學子、遊客在外活動應注意安全。(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蔡仁維表示,原本懼高的他也曾在朋友鼓舞下,爬上中美跳台一躍而下,照理講跳水到潭底應該要馬上腳伸直彈出水面,但他那次卻踢到巨石,心想如果不小心也可能會傷到脊椎,這也讓他聯想到暑假期間因跳水就醫的傷患,輕者手腳骨折、重者嚴重顱骨骨折、脊椎骨折脊髓損傷,如果脊椎受傷在高位,就有可能癱瘓或因搶救不及溺水往生。

蔡仁維提醒,即使深潭看起來水面平靜,潭底也很深,但潭底地形是看不見的,因此建議喜歡暑假溯溪、戲水消暑的民眾,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也要注意本身安危。另外,親朋相聚小酌後,為降低酒駕肇事,建議民眾酒後應請未喝酒的家人或友人載送、請代駕、或搭計程車,以免危害到自己與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