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適合放空?專家說無聊有助腦力發展

暑假期間,大人們通常會幫小孩報名夏令營、才藝班、或是運動課程,擔心孩子們白白浪費了散漫而毫無計畫的假期。

在暑假安排豐富的活動,既可以填補孩子不用上學的空缺,也省去了大人不少照顧孩子的時間。不過心理學家和兒童發展專家認為,過度強調按表操課的時間安排,對小孩子並無必要,甚至可能影響到他們發掘自己的興趣。

專研兒童教育的英國心理學家弗萊(Lyn Fry)在《Quartz》的訪問中說,父母的角色是協助孩子學習未來的社會定位,她說:「當一個大人,代表讓自己找出在休閒時刻愉快的方式。」「如果父母老是想著如何幫孩童安排空閒時間,孩子們永遠學不會如何自得其樂。」

另一位教育專家貝爾頓(Teresa Belton)也認為,「無聊的」暑假也有好處。她在BBC的訪問中說,感受無聊和想像力兩者相關。無聊是發展內在刺激(internal stimulus)的關鍵,透過內在刺激,孩子才有機會展現真正的創造力。許多大人們認為孩子們無所事事,是「浪費了」時間。但是認為孩子們應該不斷參與活動的這種文化上的期待,反而會影響了孩童想像力的發展。

專家認為,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網路上各種吸引人分心的事物,許多人長時間盯看電視、電腦或手機的螢幕,不過專家們認為這反而降低了人們承受無聊的能力。尤其是兒童需要適當的放空、發呆,才能建構想像力、彙整經驗和建立思索問題的流程。

長期以來,無聊的重要性就一直是心理學家討論的話題。早在1930年,哲學家羅素在他的《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就用了整整一章討論無聊的潛在價值。他主張,想像力和應付無聊的能力必須在孩童時期學習。「太多的旅行、太繁複的感受變化」會讓小孩子將來無法忍受「具有成果的單調活動(fruitful monotony)」。

「承受無聊的能力,可能是兒童在發展階段的一項成就,」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他的心理分析的著作裡如是說。

感受無聊,是讓我們思索生命的機會,不至於一直悶著頭橫衝直撞。他說,要求孩子去培養對某件事的興趣,是「具壓迫性的命令」,真正好的做法是花點時間讓小孩自己找尋出自己的興趣所在。而無聊則是「花時間探索過程中的必要成份」。

弗萊建議在暑假一開始父母可以和孩子們先討論並列出所有在假期中想做的事情,包括一些基本的活動像是玩牌、閱讀或騎腳踏車,以及一些較費工夫的事情,像是煮一頓特別的晚餐或是學習攝影。

接下來,如果孩子在暑假期間抱怨無聊,可以要他們查看當初列的清單。弗萊說,這等於是把「我想要做某某事」的責任交到孩子身上。

儘管如此一來,孩子可能在暑假無所事事並且覺得無聊,但是千萬別吧它當成是浪費時間。弗萊說:「無聊並沒有問題。無聊不是罪惡,對吧?我認為孩童必須學習如何會無聊,才有的動機激勵自己把事情完成。感覺無聊是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的方式。」

參考資料:QuartzBBC


更多鏡週刊報導
幫助孩子處理網路生活的壓力和困境 BBC打造兒童新網站
「聊八卦」不全是壞事!專家:有助資訊傳播和族群凝聚
長時間滑手機玩平板 現代兒童失去握筆寫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