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潛入夜好雪潤心田(外一篇)/沈學印

沈學印

生在彼時,活在當下。

我這個幸運的“50後”也算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都在朝著“邁上新征程,永遠跟黨走” 奮鬥目標大踏步前進的變革與福祉中,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心所向,民願所往”,老百姓心意嚮往的地方,就是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民心抵達所到往的地方。

一天,老友大老王告訴我:某美女新遷一樓,而此樓口出入處正有鐵門一道,門很重,鐵皮包制的,無論是從外向裏推。還是從裏外向外拉,都很費力,全憑自然關合,並會發出很大動靜,時間一長某美女也就聽著習慣了。忽一日,在孩子學校門口有人從她背後輕輕地拍了一下,細聲對她說:姑娘,我想給你說件事,下次開關樓門口那道鐵門時要輕輕合上,因為一樓兩家住的都是老年人,心臟不好。

就是這麼一樁小事,從樓上下來的那位鄰居阿姨,一路跟著美女走了很遠,在快到孩子學校門口時,才善意地用溫和語氣向她說出了自己想提醒的話語:“姑娘,我想給你說件事。”

事情雖小,真摯感人,細微之處。彰顯精神。

生活中常有這樣無意識的動作在自覺或不自覺中驚擾了他人,就像某美女出入這道鐵門而沒有輕輕合上時發出的響聲,影響了鄰里的正常生活,驚擾了上年紀的老人。尤其是心臟不好的病者。更讓人感動的是,樓上的那位鄰居阿姨,竟和一樓老人非親非故,卻能把如此細微小事看在眼裏,記掛心上,又選擇一個非常適宜的時機,以春風化雨般的和善言辭好心提醒,誠心顯見,誰又能不被此舉感動呢?尤其在當下,疫情好沒結束,既要照顧好自己,又要關注他人,鄰里之間相處,樓上樓下住著,彼此多些關愛,讓人情味濃厚一些,同在一單元中出入,不要搞得十分陌生,畢竟“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見面招呼一聲,有事幫上一把,微笑示人,舉手之勞,豈不美哉。

於是,有網友發聲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從細微出發,咱老百姓能做到的也不過就是這些細微小事,身邊小事,將心比心,才會兩心互貼,兩心相近。

唐代素有“東土維摩”之稱的龐蘊禪師,其傳世的偈頌以模擬佛經偈語風格,就在殷殷囑咐學佛者修行依歸,不僅成為後代佛門居士嚮往的模範,也轉而成為詩學寶卷文學著墨的題材。龐蘊禪心獨具,見解獨到。一次出遊,忽見漫天大雪飄然而至,瞬間天地一片混莽,眾人皆大喜歡。唯龐蘊指著空中雪片,發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別處。”身邊一同伴問他:”那落什麼地方?”禪師笑而不語,只是打了那人一掌。能感受山丘之美的人不一定要身居山中,能體會濱水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賞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整天手握象牙球,只要心裏有山有水有象牙球足矣。

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在他的《好雪片片》中也寫有這樣的釋意:“我們生活中的好雪,明淨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時某地當下即見,美麗落下,落下的雪花卻不見了,但它已經灌溉滋育了我們的心田。”

是啊,我們生活中的“好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人際關係的厚意深情,只有它乾乾淨淨、明明朗朗地落在人們的心上,潤澤心靈,滋養心田,我們才能時時刻刻感受到人世間的無限美好和“溫暖”的人情味。

◆雪為令
近來一段時間,北方地區連降大雪,市區交通環境多有改變,“顏色”改了,“模樣”變了,“鏡面”多了,隨之而來的也給行人出入帶來不便,出現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的現象。

據悉,此間市區交通安全雖好於以往,但所投人力、物力、精力等也超乎想像,尤為環衛工人的艱辛付出,積極應對,起早貪黑,連續作業,為確保路面暢通無雪整潔做出了默默的奉獻。

記得以往冬寒風雪之日,交警部門幾乎全員上崗,執勤人員頂風冒雪執行封路(主幹道)封車決定,及時維護交通秩序,保障行人車輛安全;環衛工人也是“聞雪而動”,上路清掃,大型清雪機械人歇車不歇,晝夜作業“連軸轉”;有關部門也自覺應對,執行“以雪為令”,迅速行動,清除積雪,按時完成門前“三包”及分擔區任務,在確保市區道路暢通和鞏固衛生模範城起到了極極作用。

如此看來,“以雪為令”,“有令則行”,積極清除積雪的做法還是正確的,是可以為廣大群眾接受和深受歡迎的。

雪情就是命令。“以雪為令”,“聞令而動”,各司其職,積極應對,全力以赴,確保暢通,杜絕事故發生,是打好集中清除冰雪的有效阻擊戰和攻堅戰。

這幾天,我在午夜時分總能聽到窗外一陣又一陣的機械聲,推窗一看,呵,好傢伙,七八臺大型道路除雪機正在我家樓下、北環路上風卷殘雲般地清除路面積雪,幾個來回,路面已被清除的乾乾淨淨,無一存雪。

想想過去,一到雪天,人海戰術把整個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商鋪門市搞得勞民傷財,為實行“門前三包”必得“以雪為令”,日清不過夜。如今好了,有了大型機械上路施展神威,這些問題都被迎刃而解了,

我真得很為如今的環衛工人們高興,這讓他們省去了許多勞力,又少付出了許多辛勤!

在為這些默默勞作的環衛工人感到慶倖的同時,我又不禁想到,有了這些大型機械上路,此前的“以雪為令”還能“有令則行”嗎?有一些機械或車輛進不去的社區巷道,還要不要繼續執行“以雪為令”?“以雪為令”還能否“有令則行”的繼續執行下去嗎?

畢竟,道路暢通,安全出行是關係到經濟發展和每一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只要是群眾關注、關心、關切的事情就是民生的大問題。以愚之見,這個“以雪為令”還得“有令則行”,“聞令而行”,迅速行動,不可懈怠,萬勿推諉。對於清除門前積雪不積極、不主動、不配合,一拖再拖,設法推卸,不願出力,意識淡薄,總認為這活兒不應是自己幹的,應該有點說法,有點力度,有點手段。

如此這般,市區道路狀況,交通環境,安全保障,必會大有改觀。

也許這屬“杞人憂天”,或是多此一舉的想法。

但是說到底,還是希望各單位能夠迅速行動,主動自覺,做到“以雪為令”,“聞令而動”,及時除冰清雪,讓我們的城市在冬天裏也能有溫度、有溫暖、有溫情,永葆城市擁有一個永久清潔、永久舒適、永久安全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