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加劇夏季變長! 台灣夏天恐「長達210天」

因應全球暖化加劇,氣象署發表有關氣候變遷的通識影片,內容提及未來台灣的夏天,恐怕長達210天、大約7個月之久。氣象署分析,夏季時間拉長,恐怕不利於荔枝等熱帶水果在台灣生長,水果適合耕種的區域也可能由南往北移。另外,也有專家觀察到,在台灣東北部以及南部的海域,因為海溫上升出現嚴重珊瑚白化的現象。

空調越開越強! 熱氣排放戶外變「惡性循環」

全台持續高溫炎熱,今天中午前後,雲林縣斗南氣溫飆破38度,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氣象署觀測發現,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未來台灣的夏季恐怕會長達210天!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簡任技正陳孟詩表示,「1961到1990年那一段時間,夏天當作90天,把那樣子的溫度當作門檻值,去套在我們未來推估(氣候)的情況之下,那我們發現,台灣未來的夏天,可能會越來越長,最嚴重的狀況是會到7個月。」

夏季越來越長! 恐影響熱帶水果種植生長

極端高溫下,民眾也越來越依賴空調,室內排放的熱氣轉移到戶外,又導致氣溫飆升,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如此,夏季時間拉長,未來恐怕不利於荔枝等熱帶水果在台灣生長。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簡任技正陳孟詩說明,「現在有一些熱帶的水果,在我們台灣比較南邊的地方種植,(未來)熱帶的這個界線可能會往北邊移一點,那適合耕種的區域,可能就會往北移。」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也說,「高溫它會導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花粉受孕受到影響。」

夏季拉長恐影響熱帶水果種植生長。圖/台視新聞

頻繁午後雷雨「短時量多」 釀災機會恐增加

不僅農作物生長受到高溫抑制,專家也說明,高溫會加速水分蒸發,導致土壤變得乾燥,而頻繁的午後雷陣雨帶來的大量雨水,恐怕因為無法被土壤吸收造成災害;另外,海溫上升也影響到海洋物種生態,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台灣的東北部以及我們南部的海域,目前海底的這個珊瑚白化的情形愈發嚴重,已經亮起了紅燈。」

未來夏天不只一年比一年熱,時間還會拉長,影響層面不容小覷。

台北/李素瑜、陳建國 責任編輯/曾以馨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好熱又無處逃... 綠島椰子蟹抱卵快被「烤熟」
下班記得撐傘!13縣市發大雨特報「下到晚上」 5縣市慎防大雷雨
暑假將展開!預防兒童熱傷害 1年齡層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