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緩記點制 增設臨停空間 12縣市達標

道路臨時停車空間不足,交通部去年底要求各縣市今年6月前增畫臨停黃線與專用車格,暫緩違規記點,並由地方自行盤點需求施作。交通部統計有12縣市完成率達標,六都中桃園最慢,另有4縣市盤點無需求,交通部將督促地方完成。學者認為,應觀察畫設成效並滾動式檢討。

違規記點新制去年6月引職業駕駛反彈,前交通部長王國材曾說,臨停空間與專用車格不足,要求各縣市道路每100至150公尺要有10%臨停黃線或專用車格,並暫緩公車站與路口10公尺內上下客貨等違規記點。

交通部統計至6月5日,全台已完成1165處黃線與293處專用車格,直轄市中台北與台中達標,高雄94%、台南93%、新北82%,桃園盤點需求數六都最低,但完成率也最低,僅約47%;其他包括基隆、竹市、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屏東、花蓮、台東、金門也達標,竹縣91%、宜蘭57%。

嘉義縣市、澎湖及連江則盤點無需求,完成率0%。另觀察畫設數量,有8縣市盤點需求僅個位數,包括苗栗2處、彰化1處、南投4處、雲林1處、屏東3處、宜蘭7處、花蓮3處及台東6處。

交通部表示,紅黃線畫設要動態檢討,各縣市情況不同,會持續督促地方政府完成,針對進度較慢的縣市會了解原因給予輔導,暫緩記點制度也會滾動式檢討。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分析,無需求的4縣市應是臨停空間多元不需增畫,黃線臨停限3分鐘,恐有停放過久問題,若有空間應優先畫臨停車格,供貨車或計程車使用,但無論黃線或車格都需觀察畫設成效並滾動式檢討,才能真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