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習范對話 西方在想什麼

《金融時報》日前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4月曾在閉門會談中,向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美國正在誘騙中國對台動武,以破壞2049年民族復興目標。這是繼去年「拜習會」結束,美方透露習近平私下表示「沒有武統時間表」之後,外媒再一次曝光北京涉台的閉門表態。

若回顧《金融時報》等外媒過往涉及台海「決策層」的爆料,可以彙整出三點特徵:第一,這些訊息絕大多數是美方主動、刻意為之,也有少部分是台灣國安團隊放話,但由北京釋出消息的可能性極小。第二,這些訊息釋出的時間點都相當微妙、有選擇性,如習近平向拜登說「沒有武統時間表」的消息曝光時正值台灣總統大選前夕,而此次爆料習對范德賴恩說「美國誘騙大陸攻台」的時間點則是在賴清德上任後。第三,爆料目的是對北京反向施壓,本質是輿論戰。

眾所周知,范德賴恩是具有濃厚親美色彩的歐盟決策官員,甚至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有輿論直指她在替華府行事。因此,范德賴恩與習近平若閉門談及台海等敏感議題,她必然會向美方通報,而這段對話也順勢成為美方在台海議題上的重要籌碼,相信此乃外媒爆料這段對話的緣由。

事實上,美國是否真有意「誘騙」或「慫恿」北京攻台是一個假議題。這是因為一方面,預設台海戰爭的場景本就是美國戰略界長期思考的課題之一,只是因為過去大陸力有未逮,話題熱度有限,但近年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訴諸「兩岸必有一戰」、「攻台宜早不宜遲」、「長痛不如短痛」等呼聲或建議本就源於大陸內部,自然會引起美方注意,並納入美國軍方和官方的台海議程之中。

因此,習近平與范德賴恩的這段對話已折射出中國與西方在台海議題上陷入了戰略誤判或安全困境:北京對西方將中國大陸拖入「台海戰爭地獄」深信不疑,而西方又對北京「軟硬兼施」拿下台灣、挑戰國際秩序的計畫深信不疑。因此,外媒之所以被授權爆料習近平的閉門涉台表態,其實就是當年西方對蘇聯的「Trust but Verify(信任但核實)」之策略。同樣地,外媒披露「拜習會」上中方否認有2027、2035等武統時間表,也是相同的思維。

海峽論壇召開前夕,陸方在福建高規格召開「融合發展工作會議」,宣示未來4年對台政策不變。然而,當大陸表態「不排除武力」時,美方篤定北京有攻台時間表;當大陸堅持和統時,美方則詮釋為「脅迫式統一」或「灰色地帶作戰」。可見,融合發展最大的挑戰非來自民進黨或台灣內部,而是美國和西方對大陸「奪台」的戰略判斷以及因應措施。(作者為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