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Tunnel 29》:挖隧道逃離柏林圍牆的真實故事——為了自由,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文:周均亭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多年前走訪柏林,柏林圍牆便一直是熱門的景點,我依稀記得在那凜冽到不行的天氣中,我一一探訪的柏林圍牆遺跡。散落多處的遺跡很多都只剩圍牆甚至廢墟,看不出當年的恐怖氛圍,遊客甚至能拿一塊圍牆紀念當鑰匙圈。在博物館內,描述著很多人奮不顧身想要逃脫東柏林,用盡各種方法,即使粉身碎骨也奮不顧身,當年我對這樣的描述就覺得非常震撼,可惜景點的展示牌英文沒有太多相關描述,我想知道更多細節: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即使有可能犧牲生命也想逃脫柏林圍牆?而《Tunnel 29 Lib/E: The Tru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Escape Beneath the Berlin Wall》這本書的出現解答我當年的疑惑。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描寫的是一群人挖隧道,從西柏林的地底穿越圍牆到東柏林,並且幫助29個人順利逃脫的所有過程。本書起源來自1962年《NBC》製作的紀錄片:「隧道」,黑白影片詳細記錄著當年開挖隧道、後來脫逃的每一個過程、細節。作者訪問了紀錄片中開挖隧道的人、幫助逃脫的人,作者翻看當年的歷史文檔紀錄,拼湊寫成猶如小說的脫逃紀錄,同時也是這段歷史的再現。閱讀時猶如時光倒流,讓我們見證柏林圍牆的恐怖氛圍,就像重新體驗一次那段歷史一般,非常震撼。

柏林圍牆的建立

二次大戰後,柏林因為戰敗國被瓜分成東德和西德,柏林也被一分為二,分成東柏林與西柏林,西柏林因為地理位置,猶如一塊孤島被東德包圍。1952年起,因為東西之間交流關閉,但東西柏林之間仍通行無阻,西柏林與東柏林的交流往來非常密切,很多人在可能在東柏林工作、家住西柏林;或家人在東柏林,自己住西柏林,只要做個火車,很快就可以東西柏林穿梭。

然而,東德的經濟每下愈況,整府對社會控制漸趨嚴格,東德人開始把東柏林當成逃脫至西方的跳板。東德政府也開始意識到逃脫的人數甚鉅,因此不斷利用電視媒體、各種廣告宣傳東德的美好,書中提到,即使東德人已經比蘇聯時代過的好,但跟「西方」的人比較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很窮、相對剝奪感非常嚴重。當電視播放著西柏林人可以自由地去超市取得多種類鮮美的蔬果,東德人卻只能排長長的隊伍,等待哪一天運氣好才可以排到不同種類的食物。西柏林人可以自由享受假期的優閒,東柏林人卻只有擁有特權的人才可以休假,這讓東柏林的相對剝奪感與日俱增。

國安特別警察「Stasi」可以說是對整個社會恐怖控制,禁止任何對政府不利的言論組織,不只是逮捕犯罪之人,他們想要做到預防各種犯罪,他們掌握各種消息: 每個東德人住哪、每天在做甚麼事情,利用竊聽、監視,只要發現有任何不對勁的人,馬上出動抓走關去恐怖監獄。Stasi發展各種手段達到控制,其中一種方法是,Stasi會滲透到一般人群之中,每個東德人身邊可能都有Stasi,也許是你身邊的同事、家人…,只要任何一討厭你的人舉報,可能隔天你就會被解僱、婚姻破碎,走投無路,甚至關進監獄。這讓人與人之間信任完全破碎,每個人彷彿都在楚門的世界,被監視之下過活,也因此沒人敢出聲。

東德人因此不斷脫逃至西柏林,當每個月好幾萬人離開,政府覺得不對勁,下定決心封鎖西柏林這個破口。於是,東德政府開始計畫築牆,然後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在一夜之內完成所有的圍牆工程,當高高的圍牆與防範逃脫的鐵絲網豎立,東西柏林所有交通被切斷,人們只能慌亂的、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與家人、愛人分隔,而此時,當局的政府正沾沾自喜此舉之高招,美國也因為害怕戰爭一觸即發而保持沉默,柏林圍牆從此讓東德人不再自由。

逃脫行動開始

於是東柏林人開始想盡各種方法逃脫到西柏林,奔向自由,不論是直接穿越鐵絲網、找到其他縫隙、或者透過位處東西柏林交界的房子(前面東柏林、後門西柏林)逃脫,但隨著東德政府將這些方法一一封鎖,逃脫的風險越來越高,穿越鐵絲網不僅會受到電擊,被發現直接被射死,所以交界的房子也都封鎖並且嚴密監視。不只是東柏林人想要逃離,許多西柏林人也想要把自己的至親接到東柏林,因此也開始參與幫助脫逃的行動。

本書描述的挖隧道脫逃便是由西柏林的學生們發起,這不是唯一一起脫逃行動,但卻是逃脫規模大、而且有最詳細記載的一次。設想在當年他們所遇到的難題: 如何在人來人往的東西柏林交界,不用機器挖一條隧道到東柏林?如何在預算有限的狀況買器材?要怎麼找才能找到土質夠硬不會崩塌、卻又用人力可以挖的隧道?萬一挖的途中被Stasi發現怎麼辦?阻礙一項項如堆山般高,聽著都令人卻步,但他們還是勇敢下去做。

他們選擇東西柏林交界的繁忙街道,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從下手的第一挖開始,就是暗無天日的在隧道中不斷工作挖掘,手酸、汗如雨下仍然繼續挖,直到滿八小時才換下一個人。時程緊迫,因為要擔心被發現,必須得募集更多人手,但另一方面又擔心這些新募集的人手會不會告發Stasi,不僅整個脫逃行動失敗,還有牽連到無辜的人。

魔鬼的交換條件

挖隧道時需要設備來解決各種問題,也因此需要大筆金錢購買器材,他們於是求助於媒體,他們找了當年的《NBC NEWS》,在柏林圍牆時代,很多媒體都有訪問從柏林圍牆中逃脫出來的人,但是沒有一家媒體有從脫逃行動一開始的完整記錄,《NBC》想要讓世人了解東柏林的情況、挖隧道的艱難、投奔自由的決心,於是願意大筆金錢資助這群學生設備,換得拍攝整個脫逃行動的機會。

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魔鬼的交換條件,學生們讓人拍攝脫逃隧道,等於洩露整個脫逃行動的風險大幅增加,在挖隧道的同時一堆人進進出出會更容易被注意到,同時拍攝也會增加挖隧道的難度;《NBC》拍攝脫逃行動,萬一自己參與其中被東德警察抓到難免牽連,而且即使影片成功完成了,這樣細節真的能夠公開於大眾嗎?如果東德政府看到此紀錄片,不會因為認為美國幫助脫逃而又觸發戰爭嗎?

這一切都是賭注,但當時他們決定做了,讓這部紀錄片從今天的角度看來更加難能可貴。

奔向自由

挖隧道的西德學生中某些人並沒有親友在東德,沒有強烈動機讓他們非參與如此危險的行動不可,但看到柏林圍牆殘酷的分隔相愛的人們,看著東德政府強烈限制人民的自由,看著人民身處於恐懼之中,基於莫名的使命感他們決定做了。在第一次脫逃行動失敗後,部分參與的人被抓進大牢,進行漫無天日的審問,我難以想像學生們還有勇氣繼續策畫與進行脫逃行動。

他們曾經想過退出,警察日夜在隧道頭頂上巡邏,隨時都可能發現隧道,而他們的朋友正在大牢裡被Stasi折磨,恐懼的氣氛壓得令人喘不過氣。但他們決定最後一試。逃脫者匆促被通知逃脫的時間,他們拋下自己的親友,假裝房子都還有人住的情況下直接到隧道會面;挖掘隧道的學生一一接應從穿越狹窄隧道的人,看著他們一個個從洞口出來,彷彿到了另一個國度,久久不能自我。當一切都順利結束,當29個人順利從隧道逃脫到西柏林時,學生們跟逃脫者的感覺都如此不真實但快樂,但他們成功完成了,讓29個人離開東德,正式踏入西德的領域。

自由的可貴

本書除了脫逃細節之外,更多是口述幫助脫逃者的心路歷程,即使不顧一切,想要幫人脫逃與脫逃的決心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書中的主角成功逃脫至東柏林,但背後有更多案例是中途失敗發現,慘死或者關進無天日的大牢之中的人們,因為這一座牆,他們與相愛之人分離,即使冒著性命風險也想要逃離,而幸運逃脫的人,日後可能再也無法見到留在東柏林的朋友與家人,在適應西柏林生活的同時,都要擔憂留下來的家人朋友被清算。

柏林圍牆最終是倒榻了,後來的旅者重踏該地,看到的只有斷垣殘壁,與柏林圍牆上的鮮豔塗鴉,當我們從既有知識拼湊出柏林圍牆高聳而堅不可破的各種細節,不能忘記當年的故事充滿各種辛酸血淚。當年東德逃脫的人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而逃離到牆的另一邊,以及西德學生們願意冒險在暗無天日的隧道中輪班工作只為救人,這段歷史提醒人們自由的可貴。即使逃離到西德不代表更好的生活,但至少是自己選擇的、他們最終追尋的是選擇的自由。

一座高牆倒下了,歷史不斷往前推進,另一座高牆仍會被築起,只是以不同形式。但不論何種境地,我相信人們依然會繼續努力追尋自由,不論付出任何代價。

延伸閱讀
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醫師提醒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與外遇的先生離婚,如何避免還得雙手奉上一半財產當分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