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 審議大會:不具文資身分

保存良好的荷蘭最高勳獎,是已故的台灣史研究巨擘,中研院院士曹永和生前獲得的榮耀之一,他一身倡議台灣島史,對台灣史研究貢獻卓著。過世後,將藏書、自編的索書卡等,全都捐給中研院,做為後代研究之用。不過他過去居住的溫州街台大宿舍,卻面臨都更危機。

當地居民說:「對於都更的案子,我是非常支持,為什麼呢?住了4、50年了,我家裡幾乎是水電都壞掉了。」

曹永和生前居住的宿舍,是台大前身台北帝國大學的乙種官舍,當地居民認為屋舍老舊、維修不易,希望都更。學界則發起連署,爭取登錄文資,獲得超過3千人連署,北市府27日啟動文資審議大會。

台北市文資委員張崑振表示,「很多委員用同類型,那個回到建築史,我必須講,他們是不同類型,就是原型的,這個部分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台北市文資委員詹添全說道,「6日進去,你有感覺他本體的構造後面增建的面積,大概跟原有的面積都快要差不多大了。」

經過熱烈討論,最後投票結果出爐,決議不具文資身分。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將開會討論,不排除尋求新事證,爭取再審機會。

曹永和基金會董事長/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林玉茹表示,「我們董事會也要再開會來討論,那如果有可能,當然我們會儘量朝這方向來走。這個還要看整個文資審議,它到底方式是怎麼樣。」

台北市文化局文資科長邱稚亘強調,「那這個新事證的東西,如果委員認為說,這個東西這一些之前沒有檢視過才會重啟審議。」

北市文化局強調,如果有新事證提供,為求審慎,就會邀請委員再來開會討論,決定是否再開審議,一切依規定辦理。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立院國會職權修法案 民團抗議藍白未經充分討論
0-3歲為發展遲緩兒黃金療育期 不少個案害怕被貼標籤而忽略
美國小鎮禁丟雪球 九歲男童連署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