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推動開發「鐵穹」防禦系統 以色列前國安顧問:台灣做這些對防衛至關重要

以色列和台灣是有許多相似之處的2個民主國家,我們有很多可互相學習」,日前訪問台灣的以色列前國安顧問納格接受美國網媒《Axios》訪問時說,身為「大衛」的以色列和台灣,都面對其地區的敵人「歌利亞」,因此不對稱戰略對於自我防衛至關重要。

納格(Jacob Nagel)引用的「大衛」和「歌利亞」(Goliaths)來自《聖經》〈撒母耳記上〉第17章,內容講述身高近300公分的非利士人(Philistines)戰士歌利亞連續40天向以色列人叫陣,只是牧童的大衛則用光滑的石子,以及堅定的信仰擊斃歌利亞。

納格現為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高級研究員,11至16日隨該基金會中國專案負責人、美國前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率領的訪團來台灣。《Axios》20日報導稱,納格提及不對稱戰略的重要性,還直言「世界幫助像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很重要」。

20230615-總統蔡英文(右)15日接見美國華府重要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計畫主席博明(左)。(總統府提供)
20230615-總統蔡英文(右)15日接見美國華府重要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計畫主席博明(左)。(總統府提供)

2023年6月15日,總統蔡英文接見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中國專案負責人博明。(總統府提供)

《Axios》提到,該訪團與台灣軍方、國防部及外交部討論網路安全、彈道飛彈防禦、預警系統、影響力作戰、義務役及烏俄戰爭中的教訓。納格說,這些會談對雙方「很重要且博學」,但也強調不是官方性質,而是「朋友間」的會談。他亦稱,建立「有意義」的後備系統,是強化台灣防衛能力的重要一步。

納格擔任以色列公職逾40年,曾是以色列國防部防衛研發司司長,且是負責推動開發短程飛彈防禦系統「鐵穹」(Iron Dome)的小組負責人,該小組更被稱為「納格委員會」(Nagel Committee)。2011至2015年間,在以色列國安會任職的他,負責帶領專家與伊朗核協議的談判國家合作。

推動研發「鐵穹」負責人訪台

納格2016至2017年出任以色列國安會負責人,也是時任、現已回鍋的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代理國安顧問。2022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展開環台軍演,當時納格在《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投書直言,是重新評估與台灣關係的最佳時機。

「華府當局自然期待盟友在這新冷戰中同一陣線」,納格寫道,「毫無疑問,中美競爭會像莫斯科當局與華府當局之間的冷戰一樣緊張」,直言以色列在那期間做了明智選擇,而以色列大部分的敵人則做出相反選擇,所以以色列「應再做出明智選擇」。

納格在文章中指出,在1996年台海危機後的10年,以色列向中國出售包括哈比無人機(IAI Harpy)和費爾康預警機(Falcon early warning aircraft)等敏感軍是技術,導致以色列和美國之間關係緊張,直到以色列國防部實施新的出口管控機制,限制賣給中國的技術,才使美以關係緩和。

納格表示,中國和伊朗關係提升引起美國及以色列關注,且中國要在未來25年向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換取伊朗的石油,並深化雙邊軍事合作。他認為,中國投資經費會幫助伊朗強化傳統軍工業、取得中國尖端武器,以及支援其核武與彈道飛彈計畫。

中伊關係。2023年2月,伊朗總統萊希訪問北京,與習近平進行會談。(美聯社)
中伊關係。2023年2月,伊朗總統萊希訪問北京,與習近平進行會談。(美聯社)

2023年2月,伊朗總統萊希訪問北京,與習近平進行會談。(美聯社)

此外,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也會有錢資助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和巴勒斯坦哈瑪斯(Hamas)等恐怖團體活動。納格說:「對以色列來說,(中國和伊朗所簽)這項協定是另個警鐘,即北京當局不是朋友,是時候該遠離北京當局了。」

直言以色列只能和美國為伍

納格還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取代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最終目標則是全世界。他坦言,中國是以色列最大貿易夥伴之一,也是最大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國之一,而中國想要把以色列的基礎建設計畫納入其「一帶一路」倡議,像是迦密山(Carmel mountains)地下隧道系統及特拉維夫地鐵。

海法(Haifa)、阿什杜德(Ashdod)港口也是中國想列入一帶一路的目標。納格稱,這些設施的戰略重要性顯而易見,因為部分與以色列關鍵軍事設施、主要商業、糧食供應和其他必要軍民合作共同運作。他提到,中國想利用以色列在人工智慧、高超音速技術、邊緣運算、自駕車、機器人和大數據的領先地位。

納格寫道,上述項目被美國國防部視為進行軍事現代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強調,美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領導地位攸關以色列的安全,「中以技術合作侵蝕美國領導地位」,直言以色列學者和高科技公司要認知到,與中國進行相關合作,會損害、限制其與美國合作、取得美國資金和進入市場。

「所有產業的以色列人必須放棄此錯覺,即中國的民用和軍用目標與技術有明確界線」,納格表示,以色列學術界和科技界反而應與台灣深化合作。他直言,以色列只能和美國同陣線,這必須反映在官方政策及行動上,因為這是敏感的安全議題。

納格稱,以色列不用制定沒必要的法規來限制私人企業,也無須發布公開聲明激怒中國,而高層官僚系統與安全官員組成的緊密網絡,就可悄悄地有效限制與中國的往來。他提到,美國可透過高科技防衛與學術交流、合作來幫助以色列,其中雙邊國防部成立的作戰技術工作小組(OTWG)是良好案例。

納格強調,隨著與中國脫鉤,就有更多機會與盡密盟友進行更多合作,「當北京當局支持以色列最危險的敵人伊朗時,以色列清楚看到,自身必須支持最好的朋友,並與最好友人的最大對手保持距離」。《Axios》指出,在美國施壓減少中國對關鍵基礎設施和技術的投資下,以色列近年和中國關係已冷卻。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