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揭虐嬰案 歐良修籲成立兒童家庭部

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歐良修20多年前親身經歷虐嬰事件,因社會制度的缺陷,導致孩子被漏接,令他意識到兒少保護一定要整合各環節。(林周義攝)
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歐良修20多年前親身經歷虐嬰事件,因社會制度的缺陷,導致孩子被漏接,令他意識到兒少保護一定要整合各環節。(林周義攝)

「剴剴」遭虐死案震驚社會,喚醒了大眾對兒少保護的重視。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歐良修,20多年前曾發現一名吃不好、常常哭鬧的寶寶,且在上顎、軟顎交界處有淺淺的傷口,原來寶寶的嘴破不是腸病毒,而是喝牛奶燙傷,身上也有捏傷的瘀青,立即通報市政府。兩年後,他意外在報紙上發現孩子受虐死亡,原來當時追蹤的個案會因戶口轉移,無法持續介入,這讓他反思,兒少保護須整合各環節,除社工、醫師,民眾也要雞婆、熱心一點,避免遺憾發生。

任職於林口長庚醫院的歐良修,非常喜歡小孩,與台灣兒童過敏免疫先驅謝貴雄的孩子是大學同班同學,小時候也是鄰居。某日歐媽媽在火車上認識一名阿嬤抱著病重的小嬰兒。出於擔心,媽媽請歐良修冒昧地致電請教同學:「能不能請教授幫忙看看?」,隔日就將小嬰兒帶去台北教授家,教授打開尿布,一看糞便就知是沙門氏菌感染,相當嚴重,馬上聯絡台大醫院,安排孩子住院,孩子也幸運康復,後來才知道小孩媽媽是歐良修的國小同學。

這段經歷為歐良修埋下了投身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的種子,在學長、現任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的建議下,他踏入了這個可研究、可開業,可謂「進可攻,退可守」的次專科。火車上的那位孩子後來也順利長大、完成碩士學位,結婚時還給歐良修送上喜餅。

近年來,兒童議題備受關注,從疫情期間的兒童重症、兒科醫師危機,到近期的「剴剴」案,作為兒科醫學會幹部的歐良修,都努力與社會對話。多年前親身經歷的虐嬰事件,因社會制度的缺陷,導致孩子被漏接,令他意識到兒少保護一定要整合各環節。社工不能取代醫師,醫師也不能取代社工,須各司其職;而作為民眾,則應更雞婆、熱心一點,才能避免下個「剴剴」出現。

為讓兒童得到全面的照護,歐良修呼籲政府效法日本做法,成立兒童家庭部,從懷孕開始到孩子18歲,所有政策都由這裡統籌,組織成員擴及衛福部、勞動部、內政部等,由政府獨立編列預算運作。少子化是國安危機,攸關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大家須一起面對,沒有黨派之分,希望各政黨都能支持推動,一起培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