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保護水源地肉身擋砂石車!當年每天騎腳踏車拜票選上議員,如今周江杰要挑戰新竹縣長寶座

「竹北市運動空間不足,我們的網球場、風雨球場,在相關建設上,都沒跟上其他城市的腳步!」身處大馬路旁,站在寫著「城鄉共好」4個字的木箱上,民進黨新竹縣長參選人周江杰賣力演講,向行人、慢跑民眾、等紅綠燈的駕駛人,分享他對新竹縣的願景。

父母都是燈泡廠員工、妻子也非出身政治家族,周江杰之所以步入政壇,源自對環境議題的關心。於求學期間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他,為實踐環保理念,幾乎全台「跑透透」,而2014年,發生在周江杰故鄉竹東鎮的砂石開發案,是促使他跨足政治的關鍵。

當時,竹東鎮軟橋社區一帶,被砂石業者挖出一個大洞。周江杰形容,「就像隕石坑、很大,像足球場那麼大,深度可能達20公尺。當地民眾求助無門,也沒什麼人敢說,因為,你可以想像,做這件事的人,大概是什麼背景,所以在地人都不敢講。」

值得注意的是,「隕石坑」所在地,屬特定農業區,也是水源保護區。周江杰不諱言,雖然他高度關注環境議題,但當初也不知道這個大洞的存在,經外地朋友輾轉告知,才曉得此事,「洞在那邊,他們(砂石業者)要填回來,這就是良心問題了,假設回填的是醫療廢棄物,對環境影響就很大。」

▲周江杰藉由街講表達理念。

為挑戰地方特殊政經結構 決定參選議員、步入政壇

在業者執行回填作業當天,周江杰和10多名關心環保議題的夥伴,以肉身阻擋砂石車,事前也透過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發布新聞稿,「擋了(砂石車)之後,媒體來了、政府介入了,就是不讓他們填這些來歷不明的東西進去。」

回顧整起事件,周江杰質疑,水源保護區一帶被挖出「隕石坑」,警方、民政體系,怎麼可能不知道?為何都沒人講話?由此可見,當地顯然有著政治、經濟上的「特殊結構」。

在「砂石車事件」後,周江杰的太太認為,「隕石坑」這種事不能再發生,「至少要有人監督吧!」,便鼓勵周江杰,參選新竹縣議員。向來是個行動派的周江杰,也覺得值得一試,沒錢、沒背景的他,於2014年8月,加入重視環保議題的綠黨,向妻子借了12萬元保證金,登記參選,此時距離投票日,只剩3個月。

土法煉鋼騎腳踏車拜票 知名度低卻意外當選

首次參選議員的周江杰,競選方式很「土法煉鋼」,登記後,他每天騎腳踏車拜票,向民眾闡述理念,平均1天騎7、8個小時,最後拿下4402票,順利當選。周江杰笑稱,「當選的時候,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只知道『那個騎腳踏車的』當選了。」

周江杰不諱言,一開始也覺得,自己當選機率不高,最終卻讓不看好他的人跌破眼鏡,成為該屆最年輕(34歲)的新竹縣議員;然而,擔任議員逾2年後,周江杰卻因對「非自住房屋」訂出較高稅率的法案「被翻盤」,感到難以接受,選擇「與法案同進退」,辭去議員職務,再度令人跌破眼鏡。

卸下議員身分後,周江杰當起「全職奶爸」,照顧當時還不滿2歲的女兒,憶及那段時光,周江杰開心地說,「那是從政以來,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我女兒今天(11月4日)滿7歲,我非常高興,那時有半年多,可以每天陪她。」

2018年加入民進黨 接受徵召盼促進新竹縣均衡發展

「全職奶爸」的日子,在2018年初,出現變化。民進黨友人找上門,表達有意在新竹縣,培養新一代政治人才的構想,希望周江杰加入民進黨。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周江杰同意入黨,至於理由,他強調,「在環境、永續這些層面上,民進黨能包容我這些想法。」

「也有人問,從綠黨到民進黨,沒衝突嗎?但,政治是溝通的過程,我的主張,在黨內並不是沒有空間,政治過程是可以商議的。」周江杰說。

2018年加入民進黨,同年5月下旬赴中央黨部報到,周江杰展開台北、新竹兩地通勤工作的日子,並陸續出任客家事務部主任、民進黨發言人等職務,期間也曾參選立委(2020年),但未能勝選。

坦言無論是接任發言人,或被徵召參選新竹縣長,都令他很意外,但周江杰強調,不管是擔任議員,或角逐縣長,他對新竹縣的願景,都是立基於弭平城鄉差距、均衡各地發展的理念,「不要每次講到新竹縣,大家只記得竹北市,我們還有許多鄉鎮,都很可愛,新竹縣的發展,應該要更均勻。」

現職:民進黨客家事務部主任、民進黨發言人

黨籍:民進黨

生日:1980年7月15日

學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學士、碩士

經歷:民進黨中央黨部新聞部主任、新竹縣議員、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外展組、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鄉土關懷組

家庭:已婚,育有1女

1.交通治理:新竹縣應採「交通導向」發展模式,藉由大眾運輸工具,活絡各鄉鎮產業。未來將設置「山前線」大眾快捷運輸系統,與台鐵既有的服務範圍相連,讓跨鄉鎮交通建設更完善。

2.經濟產業:建造「科技服務、智慧農業、智慧物流」3大產業園區,推動觀光商圈電子支付,打造新竹縣農創品牌、發展綠色觀光,並輔導增設休閒農業區。

3.在地文化:打造「義民文化園區」,辦理相關文化活動,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發展,串聯新竹縣歷史建築地方文化館,創立新竹科技博覽館。

4.優質教育:平衡區域落差,提升各鄉鎮教育品質、充實資源,改變以往「學生不斷往竹北去」的現象,避免發展失衡。

5.生活環境:讓公園等公共建設,獲得妥善配置。就當前狀況而言,全新竹縣22座特色公園,19座位於竹北、3座在芎林,其餘鄉鎮卻沒有,在地需求未被滿足;因此,未來將成立專責單位、擬定專法,讓公共建設設置、維護,有明確的標準作業程序(SOP)。


更多今周刊文章
檳榔汁、垃圾亂丟…8千萬球場骯髒日常,半夜想打球竟破壞電箱鎖頭 公所人員悲嘆:好無力
幣安趙長鵬是行走的定時炸彈!末日博士狂轟加密幣「腐敗無賴騙子」...股神老戰友:根本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