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直言中國不能命令我!麥卡錫議長遭同室操戈黯然下台
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10月3日成為美國建國以來,第一位遭到罷免的眾議院議長,這是美國國會100多年來首次出現「罷黜動議」(motion to vacate),也是首度獲得通過。
遭同志逼宮大位不保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因為共和黨內極右派不滿他與民主黨人議事合作,10月3日在同黨議員的內鬥下,在一場歷史性的「叛變」中黯然下台。由佛羅里達州選出的極右派共和黨眾議員蓋茨(Matt Gaetz)提出的這項罷免案,以216票對210票獲得通過,而麥卡錫也成為聯邦眾議院234年歷史中,首見遭到罷免的議長。
論起麥卡錫的議長之路滿是荊棘。他是在今年1月7日凌晨挑燈夜戰的表決中才如願當選,在這之前,他已歷經了4天15輪的投票,並在過程中做出許多讓步才終於得償所願,寫下164年以來拖延最久的議長選舉。當時杯葛他的主力,就是這次提出罷免案的蓋茨。可以說麥卡錫短短不滿9個月的議長任期,是一段充滿妥協與挑戰的歷程。
從政之路一步一腳印
58歲的麥卡錫從最初的加州三明治店小老板、走向美國最高立法殿堂的議長,成為美國政壇的第三號人物,他的權力之路可說是一步一腳印。身為移民後代的麥卡錫,是在1987年正式踏入政壇,擔任時任共和黨眾議員湯瑪斯(Bill Thomas)的助理,歷經一番磨練後才在2002年當選加州眾議員。
麥卡錫深耕多年後在2006年成功進入國會,並於2014年成為眾院共和黨領袖。他在2015年首次挑戰競選議長,在時任議長貝納(John Boehner)宣佈請辭後,擔任眾院多數黨領袖的麥卡錫就一直被看好接棒,但後來他輸給了年輕世代的萊恩(Paul Ryan),與議長寶座擦身而過。直到2023年,麥卡錫才終於如願執掌議長的議事槌。
上位之初已四面楚歌
如今,麥卡錫遭到自家人逼宮下的命運,其實早從他當初經歷15輪投票才拿下議長就能看出端倪。當時麥卡錫在協商過程中屈服了部分要求、並放棄一些攸關他後來命運的權力。麥卡錫在和立場強硬的黨內保守極右派纏鬥9個月後,這次中箭落馬的主要關鍵,就在於只要一位議員就可發動罷免議長的爭議性規則,而這正是他當初做出的讓步之一。
麥卡錫在上台之初,其實處境就已是四面楚歌。早在麥卡錫領導的新國會就任百日時,專研美國國會議長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教授詹金斯(Jeffery A. Jenkins)就點出,「在本屆國會中,麥卡錫將永遠沒有太多的轉圜餘地,他將不得不如履薄冰、腳走鋼索,而這正是他的處境」。
至於另一根壓倒駱駝的稻草,則是掌握議長去留關鍵的民主黨人選擇見死不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分析,麥卡錫力挺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未提出具體證據就宣布要對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Joe Biden)發動彈劾調查,以及試圖把政府的停擺危機責任推給民主黨人,這些都是民主黨議員在罷免案中不願出手相救的主因。
抗中挺台強硬派立場
不過,雖然遭到同室操戈、黯然離去,但麥卡錫在議長任內延續過去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展現出他抗中挺台的議事風格。他在登上議長寶座幾天後,立刻推動成立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並由共和黨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擔任主席,要以揭露和打擊中共對美國網路、貿易與軍事威脅為主要任務。
其實麥卡錫2020年5月就在眾議院成立了中國工作小組(China Task Force),誓言對抗中國威脅,反映出他對中國挑戰的高度關切。而他面對台灣立場友善、多次發表挺台言論,包括在擔任共和黨領袖期間表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呼籲美國加速對台軍售,並在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發文祝賀。
蔡總統今年春天出訪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友邦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在回程過境美國洛杉磯時,麥卡錫特地在加州的雷根圖書館(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和蔡總統會面,表達對台灣堅定不移的支持。麥卡錫在這場全球矚目的會面中強調,美國必須真誠面對自身價值,確保長期以來對台灣人民的支持,並表示台灣人民長久以來與美國共享和平、自由與民主等價值。
當麥卡錫計劃訪問台灣的新聞引發中國不滿時,他簡短的回應:「我不認為中國能命令我可以去哪裡」。麥卡錫直言,中國沒有必要因為他和蔡總統的會面而進行報復,因為中國不能決定他能去哪裡、能和誰見面。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美國會陷亂局 拜登憂影響烏克蘭援助
民調:2/3美國人認為黨派爭吵阻礙國會運作
麥卡錫遭罷免 美國眾議院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