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釀10幾人集體中毒!竹筍生吃恐致命 醫警告「4食材」藏中毒風險

炎夏是綠竹筍產季,其高纖、低熱量特性深受許多人喜愛。不過,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警告,生食竹筍可能會造成氰化物中毒,甚至導致死亡,另有4種常見食物若沒處理好,也可能會有中毒風險。

▲ 生食竹筍可能造成氰化物中毒,嚴重可導致死亡。(示意圖/123RF)


楊振昌在節目《健康2.0-名醫觀點》中指出,生竹筍含「氰酸」,若不慎吃下肚,可能造成氰化物中毒,這是因為氰化物會抑制身體利用氧氣,一旦身體組織無法使用氧氣,就會出現缺氧、酸中毒的情況,嚴重會使人抽筋,甚至死亡。

楊振昌強調,即使是市面上真空包裝的竹筍食品,也務必先煮熟才食用,國內外都曾發生過食用竹筍中毒的案例,泰國曾有幾十人食用未烹煮、僅醃漬的竹筍而集體中毒,所以竹筍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

楊振昌也提到,若樹薯、豆薯、馬鈴薯及金針花食用不當,也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

  1. 樹薯與竹筍類似,一旦氰化物結合維生素B12,恐造成人體缺乏B12,進而出現貧血、失智或神經系統問題,所以食用前一定要以加熱、日曬方式破壞氰酸或類似化合物,但一般市售樹薯粉都已經過處理,不需過於擔心。

  2. 雖然豆薯的塊根部分可食用,但其外觀類似豌豆的種子含劇毒「魚藤酮」,千萬不要誤食,否則會導致酸中毒,台灣曾有人誤食豆薯種子而中毒,獲救後不幸成為植物人。

  3. 馬鈴薯金針花則分別有龍葵鹼、秋水仙鹼,如果沒處理好,同樣會引起中毒反應。


楊振昌表示,若不小心中毒,多喝水、運動流汗都無法排毒,由於氰化物中毒有解毒劑,因此中毒的民眾應盡速就醫治療,才能避免情況惡化。

更多eNews報導
畢旅到墾丁玩!5學生疑「集體中邪」 目擊同學曝現場詭異狀況
手刀開搶!虎航機票「全航線799元起」 限定優惠碼快看:加碼8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