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養50隻流浪狗!中風癱瘓無力照顧 外骨骼機器人讓他又能「自己來」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長周立偉與阿森伯(圖/亞大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長周立偉與阿森伯(圖/亞大醫院提供)

73歲的阿森伯,長期照顧流浪狗,最高峰時曾和太太一次照顧50多隻流浪狗,然而去年底他因腦中風右半身癱瘓,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能夠照顧的流浪狗數量遽減,讓他心情大受影響。亞大醫院給他使用了有如電影鋼鐵人中的「外骨骼機器人」復健半年後,現在已可緩步走路,用餐、洗澡也可自理,讓他信心大增,盼能繼續照顧更多流浪狗狗。

阿森伯退休前主要是經營腳踏車及美容床工廠,退休後,愛狗的他決定與妻子一起照顧鄰近的流浪狗,每天一早都會跑到菜市場買雞肉等飼料,仔細處理後餵養犬隻,最多時大概養了50多隻,雖然旁人看來很辛苦,但夫妻倆卻甘之如飴。

但在去年底阿森伯便因突然的腦中風緊急就醫,治療後撿回一命,但右半身卻因而癱瘓,一度臥床不起,連上廁所、吃飯等生活起居基本功能都得靠他人協助,讓他情緒跌落谷底,飼養流浪狗的重任落到妻子身上,更讓他鬱鬱寡歡,直嘆說「很多狗兒都漸漸流失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長周立偉表示,為了加速阿森伯的復原時間,除了傳統的職能治療工具外,亞大醫院團隊也建議他採用多種的「外骨骼機器人」強化復健成效,包括輔助下肢行走、手部舉放抓握等功能,藉由「關節肌力訓練機器人」智能輔具,增強患者的手臂肌肉訓練和關節活動,從「被動」到「主動」,更進步到可以恢復正常。

機器人可以針對病患需求,客製化不同運動強度和方式,例如肩膀或手腕關節特定活動角度,以及由輕度到重度的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患者有感且更輕鬆地完成日常活動,提高生活品質與獨立性,擺脫輪椅。

經過半年訓練後,阿森伯不僅可以寫字,也能不靠輔具自己行走一小段路,甚至開始自己用餐具進食及盥洗沐浴,他開心表示,雖然無法完全恢復到中風前狀態,但至少不用麻煩到家人,「已經很滿意了」,不過他仍掛念山上的流浪犬,強調他會更努力做復健,才能繼續照顧狗狗。

周立偉表示,目前復健用的外骨骼機器人已經廣泛運用在腦傷、腦中風、巴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及多發性硬化症等肢體無力或癱瘓患者,治療效果也獲得正面肯定,呼籲患者只要願意配合醫療團隊規劃的復健進度,都會有機會恢復基本生活機能,重新享受人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她20分鐘灌2公升水!死掉了 毒物名醫顏宗海解析「水中毒」凶險
越南法國麵包名店422人中毒 醫曝沙門氏菌來源:有輪狀病毒不尋常
獨家/夢遊驚魂!高雄婦墜樓 醫:有兒童「夢到打電動」拿刀架媽媽脖子
3成個案「1人確診全家中鏢」 颱風過後台南室內病媒蚊蟲卵數大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