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金控總座詳解大陸暴險 陳佳文直言一點都不擔心:希望中信追過富邦

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長年領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穩居國內銀行業獲利王,他說今年沒意外中信銀行全年獲利會再創下史上新高。陳佳文今(18)日在法說會上花了將近20分鐘解說「大陸暴險」,直言一點都不擔心,甚至希望中信銀的大陸暴險能夠追過富邦金控的華一銀行。

中信銀行的大陸暴險比率今年6月底為53%,國內銀行業最高。隨著大陸的地產開發商頻傳財務危機,中信金連帶成為關注焦點。陳佳文今天在法說會上,除了化身陳教授解說,還透露中信銀大陸放款的主要企業名單,對碧桂園、中植系等問題陸企的放款金額是零。

<cite>中信金控18日舉行Q2法說會,左起為副總經理沈佳惠、幕僚長高麗雪、總經理陳佳文、財務長徐旻傾、台灣人壽策略長葉柏宏。(蔡親傑攝)</cite>
中信金控18日舉行Q2法說會,左起為副總經理沈佳惠、幕僚長高麗雪、總經理陳佳文、財務長徐旻傾、台灣人壽策略長葉柏宏。(蔡親傑攝)

以下為陳佳文在法說會上,原汁原味說法的精華摘要:

不少媒體詢問,中國信託的大陸暴險占淨值比率超過五成、國內銀行業最高,營運會不會不利、擔不擔心,我先講結論:我一點都不擔心。

前陣子有報紙報說,中國將引來雷曼風暴,中國信託暴險最大,將會有大麻煩,看了是有點令人害怕。這議題大家討論非常多,可惜到現在我沒有看到一篇專欄或報導寫得比較深入。

金管會對「大陸暴險」的定義,指一家銀行對大陸的投資加上放款,占該行淨值的比重,分子包含:在大陸地區的投資跟放款、境外任何分行對陸資企業的授信、境外授信只要是資金用於大陸地區也要計入。

為了管理大陸暴險,金管會規定暴險金額(分子)不得超過淨值(分母)的1倍,這是個硬指標。老外稱大陸暴險為China Exposure,Exposure是暴露的意思,翻成「大陸的暴露」很難聽,所以翻成暴險,但暴險的翻譯,翻得不是很好。

如果我們會擔心暴險,應該是說這個投資或放款已經有顯著的問題,比如說,俄羅斯已經被人家制裁了,很多錢匯不出來,在那邊的投資、放款可能會產生問題,這時候才需要care它的暴險。

以碧桂園為例,發行的債券違約了,大家會擔心是不是其他的產品或放款會收不回來,這時才需要care這個暴險,但是中國現在還是被國際信評機構評為A+的國家、外匯存底高達約3兆美元、整個經濟運作還算正常,這種情況底下如果太care大陸暴險,我覺得是有點太沉重了。

銀行的業務做得越大,暴險本來就會比較多。以2022年來講,整個台灣的銀行業的分行,在大陸的稅前盈餘約新台幣24億元,中國信託四家在大陸的分行賺到約17億元,占比高達七成。

我看很多大陸暴險只有一成、兩成的銀行,它們都是虧錢,而且還虧了不少,所以用大陸暴險來衡量對股東價值的貢獻,好像是連結度太弱。如果我是股東,我當然是喜歡你在法規允許、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能夠多賺點錢。

中國信託在大陸的暴險6月底占淨值53%,裡面大多數是對台資企業跟國際企業的放款,還有對政府公債的投資及對同業的拆借,真正屬於陸資企業的放款,大概占53%裡面,就是22%左右,而且這個22%大概有10%是透過海外,主要是香港跟台灣,還有一些分行,比如說紐約等等所放出去的。所以真正我們在大陸承作的陸資企業放款占淨值比重大概只有10幾個%。

到目前為止,中信銀行的大陸暴險,逾期放款比率僅0.2%、呆帳覆蓋率高達300多%,整個資產品質毫無疑義,而且相當不錯。

我們的前十大陸資企業放款對象,最大的是擁有OPPO 跟vivo那個集團(註:廣東的步步高),如果把整個集團加起來,它是手機全世界賣最多的。我們借給它的錢、對它的暴險,應該是所有大陸暴險裡面最高,但是這個集團加起來在我們的銀行,包括香港分行、美國分行的存款,加起來是我們對它暴險金額的好幾倍大,所以我們是很審慎的在選擇大陸的客戶。

中信銀行的大陸暴險前十大對象,還包括:平安國際租賃、招銀國際、工銀租賃…等等,到目前為止,我不覺得大陸暴險會有大的麻煩。

<cite>陳佳文表示,以Oppo、Vivo手機的步步高集團為例,雖是在中國暴險最高的企業,但同時集團在中信銀的存款卻是暴險的好幾倍。圖為Oppo在諾伊達地區新廠。(資料照,楊文財攝)</cite>
陳佳文表示,以Oppo、Vivo手機的步步高集團為例,雖是在中國暴險最高的企業,但同時集團在中信銀的存款卻是暴險的好幾倍。圖為Oppo在諾伊達地區新廠。(資料照,楊文財攝)

我們的國際布局,在20年前還是很小銀行時,那時策略發展就是,要做全球的華人銀行,所以先鎖定台商做為主要客群,希望幫助台商國際化,我們也跟著台商一起國際化。

進一步我們希望能夠服務華人,變成全球華人的銀行,這個策略到目前看起來相當不錯,也明顯跟國內的大銀行有些區隔。從很小的銀行變成台灣第一大,如果沒有區隔,我想很難有今天的成就。

中信銀行的海外獲利,今年上半年已經超過100億元,表示在變動的過程,台商跟華商對我們的franchise(特許經營權)非常認同。香港分行是我境外做最好的分行,去年稅前盈餘新台幣49億元,比一半台灣的銀行同業,整個行都來得多,香港裡面就有很多陸資客戶的貢獻。

我們已經是區域性銀行,海外獲利占整體銀行獲利38%,我是台灣布局最國際化的銀行,如果大家要用Exposure來看,或是把Exposure當成暴險,我日本的暴險也是台資銀行最大、新加坡的暴險應該也是台資銀行最大、香港的暴險也是台資銀行最大、美國的暴險是台資銀行最大、泰國的暴險也是台資銀行最大。

所以,如果不喜歡國際暴險的投資者,自然他應該不會選擇中國信託,他會比較prefer王道銀行跟台中商業銀行;認同我們策略的,我想他自然就會選擇中國信託,先天上我們的結構就長這樣子。

<cite>陳佳文表示,中信銀整體投資中,暴險本來就會占一定的比重。(蔡親傑攝)</cite>
陳佳文表示,中信銀整體投資中,暴險本來就會占一定的比重。(蔡親傑攝)

我在全世界裡頭,幾乎我們的Exposure都最大,但是中國我們不是最大,所以我還push他們能夠再大一點。中國如果以暴險最大來講,應該是華一銀行,富邦併它時已是一家經營了幾十年的銀行。

金管會對大陸暴險的計算公式,子行部分,只計算來自母行的轉投資金額,比如說投資華一銀行260億,就只計算260億。所以台灣的民營銀行,用子行去營運的,除了富邦之外,國泰、玉山、永豐,都只記錄轉投資的金額,所以大陸暴險看起來較小,但是他們的子行底下的放款,應該都比統計來得大。

我覺得這樣的計算是合理的,畢竟子行是獨立的營運個體,我要跟大家談的是,不要只看短期的風險,畢竟中國還是個大的國家,我們不會放棄任何的機會,我也是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大陸暴險能夠追過富邦,能夠變成是在大陸最大的銀行,目前還需要努力。

大陸那麼大,有不好的客戶,但是好的客戶還是很多。曾經有媒體問我,怎麼跟大陸的銀行競爭,我說很難,但是我們境外的平台,絕對是我們競爭的利器,所以我們還是會審慎選擇陸資企業在海外有需求的來滿足它,因為我們海外平台服務的能力,我相信應該比大多數的中國的銀行都來得好。

所以拜託,如果下半年我們的大陸暴險變成60幾%的時候,不要太緊張,我希望在政府的法規底下,讓我們在大陸的資本能夠極大化。

我們內部設的大陸暴險的控管指標是78%,接近時要開始嚴格控管,像是2020年時曾經來到72%。我要講的是,這是一個風險管理的能力,既然我們有機會去那邊開分行、執照也不好拿,我也派出最精銳的同仁去那裡,應該會把風險管理好,會給我們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

至於說,大陸會不會發生雷曼事件的翻版?先講結論:我覺得不會。源自美國的雷曼事件,背後原因是所謂的次貸風暴,也就是層層的不動產證券化,並且透過很多衍生性商品包裝、賣到全世界,這個風暴發生時,很多國家都遭受波及,包括台灣、歐洲等等。

但是中國一直以來就是個比較封閉的國家,碧桂園的公司債,國際投資者買的也不是那麼多,金管會統計,我國證券自營商與投信基金,總共買了新台幣17億左右,所以這次的危機頂多是他們自己境內的一個風暴。

中國大多數的銀行都是中國政府直接控制,中國政府本身,我剛說它的外匯存底還是全世界最大。中國難免會碰到短期的困難,但是它要解決的話,我覺得還是很容易解決的,所以我不擔心這次會變成2008年的雷曼風暴。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