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12月起暖心巡演

果陀劇場經典劇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探討人在面對不可逆的「漸凍症」,如何轉變心態,看待生死。巡演12年超過三百場,創下台灣劇場界的記錄里程碑,受到熱烈回響,12月開始,持續展開暖心巡演,帶領民眾體驗一場笑中帶淚的生命領悟。

果陀劇場經典劇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以漸凍症為主題,從2011年巡演以來,突破三百場紀錄。

演員 金士傑:「(演出)破百之後,我反而甘蔗倒吃,就是好滋味越來越多,覺得這個戲很打動我自己,讓我自己越演越上頭。」

漸凍人協會理事長 屈穎:「金老師把病友的身心靈的狀態,真的我覺得琢磨得非常透徹,從病友跟家屬的角度,我們看到的這個劇是原原本本地呈現,這是演不出來,就好像你真實看到它就在發生的。」

故事劇情,描述一名專欄作家發現自己的大學教授罹患漸凍症,師生久別重逢,用了14個星期二的時間,展開一段觸動人心的生死對話。

演員 卜學亮:「這14堂課,我重複地上,不斷地上,它討論的都是一些生命的課題,這些課題也幫助真實世界、真實人生的我,我好像也更清楚自己要珍惜要重視些什麼。」

漸凍人協會理事長 屈穎:「它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它後面的生命,我們知道怎麼死,才知道怎麼活。(這是劇中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習怎麼活,這齣戲就教我們怎麼去活。」

漸凍症病友:「謝謝果陀劇場,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搬上舞台。」

三百場的感恩茶會,特別邀請漸凍病友出席,為劇團打氣,為金士傑慶生。12月開始展開巡演,帶領民眾體驗耐人尋味的生命領悟。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美動用否決權 人道停火協議未通過
岡山垃圾焚化廠火災 空間導致搶救作業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