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人

工商時報【台中訊】 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迄今學界各家各派的看法和結論不一。最近,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葛應欽從人類遺傳基因研究有突破性發現,即在馬祖亮島出土的「亮島人」遺骸利用演化基因學改進方法及技術,結合古DNA與現代DNA分析以重建遺傳系譜,證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福建沿海地區包括馬祖;換言之,南島語族的祖先是亮島人母系家族! 南島民族考古學 登上國際期刊 這項重大的人類遺傳學研究成果,榮登今年三月新出刊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葛應欽講座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題目是「早期的南島民族進入和移出台灣」(Early Austronesians:Into and Out Of Taiwan),廣受國際考古學者、人類語言學者及遺傳人類學者高度關注。 「亮島人」是2011年在馬祖亮島發現的貝塚遺跡裡,由連江縣政府委託中研院考古團隊於同年12月19日,發掘亮島人一號完整人骨骨骸出土;隔年七月,亮島人二號也在貝塚附近現身;經國內考古學家考證,亮島人屬於南島語族,其中一具人骨經碳十四定年檢測,距今已約8190年(8060-8320年),是已發現南島語族人類遺骸中年代最久的,這可是台灣近年重大的考古成果。 DNA研究 重建遺傳系譜 投入演化人類學研究的葛應欽講座教授從人類遺傳基因研究「亮島人」,結合古DNA與現代DNA分析以重建遺傳系譜有突破性發現,他提出的學術論觀點歸納有: 1.推翻台灣或東南亞島嶼是早期南島民族發源地。 2.證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福建沿海地區包括馬祖。 3.早期南島民族與漢藏語族約一萬年前同源,分離而來。 4.約6000年前移入台灣可能性最高,且由台灣北部移入,很快再往中南部遷移,並分化成十語支。 5.在台灣分化一支約4000年前移入菲律賓,再擴散至東南亞島嶼及太平洋各地。 為探究馬祖亮島遺址出土的「亮島人」人種學,榮獲徐有庠科技講座獎的葛應欽講座教授由妻子捐出該獎金兩萬美金,偕中研院亮島考古學者陳仲玉教授親自攜帶骨骸前往德國國家馬普研究院粹取DNA分析,萃取完整粒線體成功,經解序歸為E單倍群,E之根譜系,經新突變率計算,距今9280年(8150-11137)。 E單倍群主要分布在台灣原住民族、菲律賓、印尼、關島、馬達加斯加及近大洋洲等南島民族地區,目前在中國大陸皆未見,也未見於傣、苗或南亞等民族。 榮獲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人士獎的葛應欽講座教授解述,由遺傳譜系分析E單倍群發生數,與各南島民族有完整粒線體基因組(全長16569鹼基)比較,顯示亮島人與台灣原住民族單倍型變異點距離最近的只有4點,且具E單倍群之次根譜系,如Ela,Elal,與印尼或菲律賓距離至少5點以上。亮島或福建沿海地理位置距離台灣,可順洋流及海風進入北台灣,賽夏族在北台灣,基因多少元化最高,也可佐證。 馬祖躍上國際 觀光學術都受益 葛應欽講座教授愉悅的說,此研究結果提供確定證據釐清早期南島民族之起源可上推至8000多年前。亮島人是否講南島語不得而知,由演化基因觀點,亮島人為現已知之最古老南島民族,與現代南島民族有共同母系祖先關係。 「亮島人」是台灣考古上的重大發現,如今業經DNA演化基因證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因而讓馬祖能見度躍上國際舞台,對此歷史悠久的文化資產,中研院與馬祖縣政府今年夏天將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有助於馬祖推展觀光、文化藝術,不僅與國際接軌,亦更具獨特魅力。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依維基百科及台灣大百科全書注釋,南島語系可以分為兩大次語系,第一是「台灣南島語言」,第二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 「台灣南島語族」有23種語言,可以再細分成「泰雅語群」、「排灣語群」、以及「鄒語群」等三個語群。除了世居蘭嶼的達悟族所使用的達悟語是屬於菲律賓北部巴丹語(Bashiic)的語言以外,其他台灣原住民之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屬於台灣南島語言。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則有1239種語言,可以再分成「中-東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西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以及兩種尚無法歸類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