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研基金會「2023 ESG高峰會」:「數位科技與永續轉型」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之「2023ESG高峰會」於11月1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展開,探討之議題包含金融永續、科技永續、資本市場永續與環境永續等面向。其中,科技永續之主題「數位科技與永續轉型」,邀請多位產官學界專家一同討論。

左起: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呂正華署長、臺銀綜合證券許慈美董事長、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評價準則委員會游萬淵主任委員、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洪志洋理事長、研華公司林美真總監
左起: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呂正華署長、臺銀綜合證券許慈美董事長、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評價準則委員會游萬淵主任委員、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洪志洋理事長、研華公司林美真總監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評價準則委員會游萬淵主委於致詞時表示,自巴黎協議簽訂後,臺灣很榮幸於2021年正式加入2050淨零碳排行列,將ESG與數位發展定調為「數位科技與永續」,並以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署為主力,藉由數位科技之發展協助永續。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呂正華署長在專題演講中表示,臺灣正處於數位時代,在經歷了疫情後,企業的應變能力明顯提升,且透過新興科技例如雲端服務可增加營運彈性及降低成本,企業可透過數據中台取得資料,簡化資料取得流程,擴大混合雲規模,對於微服務需求亦將提高。呂正華指出,如何結合數位轉型與ESG,是亟須考量之課題,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將以RISE,R(韌性)、I(整合)、S(安全)、E(賦權)作為施政四大主軸,推動AI 產業化與產業 AI 化,例如將機器人結合AI視覺能力,以及推出主打免紙本、免臨櫃、隨時申請、可快速查驗之雲市集等。呂正華強調,數位發展需要政府及民間攜手協作,運用「3N」(新機會、新基盤及新格局)打造台灣數位產業2035。

在「數位賦能與永續產業鏈」之座談中,主持人游萬淵表示,此座談將聚焦於「綠色金融與產業永續轉型」、「數位科技與永續轉型」及「低碳化與智慧化轉型」。臺銀綜合證券許慈美董事長於會中分享金融機構投融資綠色產業之經驗,並介紹G20 及 OECD 公司治理六大原則;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洪志洋理事長表示,科技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途徑,將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及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於能源管理及碳排放追蹤將有助於提升減碳效率,而資本市場的支撐是發展永續的必要條件。研華公司智慧能源事業部林美真總監分享研華公司透過自我營運減碳策略與作法進行節能減碳,使企業從營運落實減碳策略,並建議企業可善用政府資源,包含能源署節能補助、商業發展屬節能補助及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之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

左起:財金資訊公司林國良董事長、審計部李錦常廳長、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何全德院長、臺灣大學科技政策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詹文男執行長、中華電信陳宇紳財務長暨執行副總經理
左起:財金資訊公司林國良董事長、審計部李錦常廳長、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何全德院長、臺灣大學科技政策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詹文男執行長、中華電信陳宇紳財務長暨執行副總經理

研討會下半場邀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何全德院長進行專題演講:「強化資安韌性-實踐數位永續」。何全德表示除氣候變遷外,台灣還面對諸多嚴酸的國內外挑戰,在邁向數位永續之路上,持續推動數位轉型,並實踐社會永續、經濟永續與環境永續。何全德表示,數據是推進永續的新能源,藉由人與人之間以及與關鍵訊息之間的聯繫,對世界自然環境和人造系統的即時、廣泛的觀察,並提供關鍵數據,以達到淨零減碳的永續目標。何全德強調,發展數位永續的關鍵不是只有科技,而是從人民思維至國家體制皆是發展關鍵。

「善用科技落實ESG」座談由審計部李錦常廳長主持,他提到ESG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企業應思考如何運用數位科技達成永續目標。台灣大學科技政策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詹文男執行長「以AI為例」,指出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AI皆無所不在,臺灣應善用AI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福祉、公司治理及環境永續。中華電信陳宇紳財務長暨執行副總經理則以「數位轉型及淨零轉型」為主題,分享中華電信如何從業務及技術兩方面驅動ESG之創新及應用,並藉由資安文化、貫穿全公司的資安組織運作及管理制度、與時俱進的自動化管理,以及快速緊急應變及改善回饋,提供客戶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環境。財金資訊公司林國良董事長以「金融區塊鏈函證」為主題,表示臺灣應運用區塊鏈技術之安全及不可竄改之特性落實ESG。「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運用區塊鏈「分散式帳本」技術,結合數位簽章技術,將函證「數位化」、「自動化」,大幅簡化作業流程及成本,並避免詢證函遺失、偽造及舞弊之風險,提升財務資料的正確性及安全保護。現已有近700多家查核單位採用「無紙化」及高效能之「數位化」審計函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