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配ETF沒看頭!達人靠股票、期權搭出週週配,報酬率逾2年100%

理財達人輝哥是臉書粉專「柴柴的理財小天地」的板主,過去曾任元大期經交易部主管、富邦證券業管部、元大期貨自營經理、國票證券期貨自營主管、永豐期貨自營部協理。剛入股市主要操作期權,現在專注於產業趨勢、基本面研究,並搭配期權靈活調整。

從 2022 年至今(5 月中),輝哥教學帳戶的投資報酬率約 100%,同期間大盤僅上漲 26%,今年以來則賺進 46%,大盤約 18.8%,本文他將分享績效遠超大盤的方法,包括股票和期權的搭配,以及他的選股邏輯。

選擇權是什麼?

簡單科普一下,選擇權是一種能利用小資金開大槓桿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它賦予買方在未來特定時間(到期日)以特定價格(履約價)買入或賣出標的的權利,過程中需要支付權利金,且能選擇要不要履約,最大損失就是權利金,而獲利空間則是無限。賣方則是有義務被動接受買方的選擇,過程中繳交保證金確保履約能力,同時收取買方的權利金,最大損失是無限,獲利空間則有限。

選擇權雙賣策略風險高,重大跌幅直接從股市畢業

選擇權上市初期,賣方的權利金很高,輝哥起初採雙賣策略,幾乎每個月都會賺錢,雙賣策略指的是,假設現在大盤是 20,650 點,21,000 點不會漲破就賣 21,000 點買權、20,000 點不會跌破就賣 20,000 點賣權,如果大盤都在這20,000~21,000 點間震盪,就賺權利金,反之當大盤跌或漲超過這個區間,就會賠錢。

直到後來遇上了 2004 年的 319 槍擊案,大盤出現連續兩根跌停板,瞬間打穿雙賣策略的區間,輝哥才發現風險控管的重要性,並調整做法,除了賣方策略之外,也開始加入買方策略。

後續像是 2008 年雷曼事件、911 恐怖攻擊、2020 年疫情爆發等,股市都有重大跌幅,若只是單純的雙賣策略,除非即時出場,不然損失都很慘重。

月月配 ETF 不夠力,股票搭期權配出週週配

現階段輝哥的策略是利用股票和期貨選擇權相互搭配,實現所謂的賣方策略加入買方策略。股票以長期持有為主,並利用期貨選擇權來做加減碼的調整,當輝哥覺得行情不錯,想要加碼時,不會一檔一檔個股去加碼,而是直接買一口大台指,反之減碼也一樣,賣大台指達到有效的避險效果。

輝哥也補充,現在很多人喜歡月配息的 ETF,其實賣方的權利金很像配息,利用期貨選擇權甚至可以做到週配息,很推薦大家嘗試看看。

舉例來說,將自己的持股當作一籃子股票,假設認為這禮拜大盤不會漲到 21,000 點,就賣 21,000 點的買權收權利金當配息,如果 21,000 點的買權賠錢就代表股票漲上去會賺錢。

股票怎麼買?AI 仍當道,看產業趨勢、護城河

股票部分輝哥的挑選邏輯則是去看產業趨勢,目前最明顯的趨勢是 AI。至於要怎麼挑,最重要的還是護城河,確認護城河並了解公司能拿到多少比例的訂單,接著再去推算量會不會成長。

假設輝達 GB200 超級晶片(由 2 顆 B200 晶片和 1 顆 CPU 組成)1 年出貨量 60 萬顆,以台積電 12 吋晶圓來說,一片可以切出 28 顆 B200,然而現在採用更複雜的 CoWoS-L 先進封裝技術,一片只能切出約 16 顆,用上述這些條件去推估,會發現晶圓產能將有所成長,如果會成長,那麼股價早晚都會發酵。

如果一開始不確定哪家公司比較好,也可以全部都買,再隨著時間慢慢研究、集中資金。另外,有些人買股票會設停利點,但輝哥認為除非基本面有所改變,否則不用賣出,有錢就一直加碼,讓股價慢慢發酵。

最後,輝哥也認為台股未來回檔應該不會太大,接下來仍偏多看待,因為 AI 產業的獲利發展空間還很大,也提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從傳統的儲蓄改存 ETF,也不太會去做賣出的動作,這會使得台股籌碼更穩定,呈易漲難跌的局勢。

(圖:Shutterstock;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