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萬想買青埔房 媽喊「別超過1200萬」 網笑:長輩煞

桃園市青埔特區近年房價扶搖直上,入手門檻已不低,有月薪10餘萬元的民眾近期鎖定高鐵桃園站走路不超過20分鐘的兩房,但媽媽卻希望不要看超過1200萬元的房子,發現符合價位的機能相當差而嘆「寧願繼續蹲家裡」。網友勸愈拖不只愈貴還愈差,直言這是「長輩煞」,應放手找自己要的。

民眾在網路論壇Dcard的購屋板詢問,青埔近A18站的兩房到底多少值得入手?他去年第一次看房,目前在家工作、沒年終,扣除勞健保月領10萬元多一點,考量自身職業多數機會在台北,所以鎖定青埔離高鐵走路不要超過20分鐘的兩房。

媽媽買房沒超過400萬 希望青埔房不過1200萬

該民眾住在桃園市中壢區離中豐路不遠的地方,但通勤台北不方便,「我曾忍受三年往返需要耗時3小時以上的車程,所以我一直非常在意交通的便利性」。然而父母收入不高,且從沒買過超過400萬元的物件,買房也不會買車位,所已他媽希望不要看超過總價1200萬元的房子,但是符合預算的房子都在青埔外圍的田間小路,「雖然開車、騎車也就10分鐘,但機能非常差」。

▼民眾想買高鐵桃園站步行20分鐘內可達的房子。(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事實上,原PO可以不經父母同意解壽險拿出400多萬元自備款,「但總覺得我媽很執著總價的範圍,如果真要我買田間小路,我寧願繼續蹲在家裡」。他也感嘆隨著年紀增長,也許跟收入有關,與父母的價值觀愈來愈不同,觀察比較符合條件的物件都要1300多萬元,且這8個月來變化不大,因此詢問網友該入手嗎?

針對媽媽執著總價一事,網友直呼「長輩煞」,「他們那代的觀念跟我們不太一樣,包括貸款的利率等」、「日子是自己在過,父母不可能陪伴一輩子」,紛紛建議資金自己可以運用的話就自己決定、「你大可放手找自己要的」。

青埔市況一日三市 網勸放手自己決定

至於對青埔房價的看法,多數人覺得價格合理,且愈拖愈貴,「青埔買到1500內2房都算合理(高鐵遠近而定),現在的市況一日三市,不要拖倒是真的,越拖不只越貴還越差」、「建議近期趕快買,整個青埔現在都是用搶的只會越來越貴」、「青埔離高鐵走路不超過20分鐘的建案,目前就差不多那些,如果等到Uniqlo和大潤發都開了,甚至高鐵站前那塊國泰也開始動工之後,價格會更難下手」。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可以等等或選其他地方,「如果沒有很急迫入住不如考慮A20,A18的價格基本上上漲紅利已經被吃掉很多」、「年收超過兩百(萬元)去買新北中古,起碼舒服一點,沒說青埔不好,只是漲到一個程度就划不來了
」、「現在預售屋很熱,代表成屋都超過大部分人能負擔的的範圍,等預售屋也冷了,就是房價轉折點,台灣人很有錢,但有錢也是有極限,別傻傻當最後一隻白老鼠。」

▼民眾擔心青埔房價愈來愈貴,也擔心上漲紅利已經被吃掉很多。(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原PO相當糾結在鄰近高鐵站的第一排物件或是坪數大小,都會影響可選擇物件的多寡,甚至只剩下零星社區,得調整預算也不意外,目前看來其價格上的判斷差不多,還可能稍微偏低,得搶快一些,不然就得再等等有沒有適合物件待售,又或市場震盪讓房價緩漲。

陳炳辰認為,原PO的資產實力看來還算有空間,只是顧慮父母意見,如果經濟上可自主,出於代溝有價值觀的不同,與時俱進下應可自行判斷,常見此況的後續發展價格都是走揚,如今房價變化與時間賽跑,長輩年代回憶一去不復返,應還是以自身狀況衡量為主。

(封面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更多地產王新聞報導
傳艾司摩爾進駐高雄 辦公新址曝光 最快8月營運
好房瞬間搶光!他嫌過熱「不是購屋好時機」 網勸:政府幫你還不上車
田僑仔同學「月收租170萬」跑去當房仲 他嘆:不是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