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片)/革新太陽能產業 大葉大學資管系鄧志堅榮獲優秀論文獎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玻璃太陽能板過重,不適用於舊建築屋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鄧志堅帶領學生,開發低密度低厚度高強度水泥板,可以太陽能板結合,研究成果參加國際創新方法協會主辦的第十四屆系統性創新國際研討會暨全球競賽,獲頒優秀論文獎。

▲大葉大學資管系李德治主任(右)恭喜鄧志堅老師(左)獲優秀論文獎。(圖/記者陳雅芳攝)
▲大葉大學資管系李德治主任(右)恭喜鄧志堅老師(左)獲優秀論文獎。(圖/記者陳雅芳攝)

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鄧志堅今(6)日指出,傳統的太陽能板使用玻璃作為覆蓋材料,然而,這種設計在重量上存在明顯的缺陷。鄧志堅教授指出,安裝傳統太陽能板需要兩人操作,而且舊建築的屋頂無法承受玻璃太陽能板的過重負擔。此外,傳統玻璃太陽能板的回收也面臨困難,這些因素促使太陽能產業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

▲大葉大學資管系鄧志堅老師展示實驗室開發的創新水泥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大葉大學資管系鄧志堅老師展示實驗室開發的創新水泥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因此,太陽能板製造商委託大葉大學進行發泡水泥研究,希望開發出輕質且易於回收的水泥材料,以應用於太陽能板系統。經過實驗室的不懈努力,他們成功開發出一種低密度、低厚度、高強度的水泥板,可以替代傳統太陽能板中的玻璃部分。

▲大葉大學資管系鄧志堅老師嘗試以不同方式製作水泥薄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大葉大學資管系鄧志堅老師嘗試以不同方式製作水泥薄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實驗室研發的水泥板不僅擁有輕薄的特點,更具高度的強度,使其成為太陽能板的理想替代品。一般情況下,1公分厚度的發泡水泥板只能負載不到300公克,但鄧志堅教授的團隊透過創新的配方,成功研發出能夠承受高達13公斤負重的低密度低厚度高強度水泥板。

▲大葉大學開發低密度低厚度高強度水泥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大葉大學開發低密度低厚度高強度水泥板。(圖/記者陳雅芳攝)

這項技術在第十四屆系統性創新國際研討會暨全球競賽上受到了國際學者和評審的高度評價,並有望提交專利申請,為太陽能產業的未來帶來了潛在的革命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