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居家小傷口好得慢?留醜疤? 台大整形名醫揭全民「一錯誤動作」惹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文成/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從擦傷、撕裂傷、割傷到燒燙傷,每個人身上總免不了有些小傷口,但傷口明明不大不嚴重,怎麼好得這麼慢?甚至還留下難看的疤痕!小心這完全是你一個錯誤動作惹的禍。

台灣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鄭乃禎點出,民眾常被「傷口要乾燥」、「結痂脫落才算好」的錯誤老舊觀念給連累,結果害得傷口不但癒合得慢,也更容易留下疤痕。

傷口百百種,但大致可略分為急性傷口跟慢性傷口兩大類。前者是指正常健康狀況下,經適當照護,4到6周內可以癒合的傷口,常見的撕裂傷、擦傷、輕微燒燙傷都屬於此類。較深的撕裂傷需經醫師判斷要不要縫合,至於較表淺的撕裂傷口,亦可利用免縫膠帶、組織膠等黏合傷口,可加速癒合速度,特別適合緊急狀況或無法配合縫合的幼童。

後者指逾6周以上或超過預期時間遲遲不癒者,包括糖尿病足潰瘍、動脈阻塞造成的動脈性潰瘍、靜脈問題形成的瘀積性潰瘍以及壓傷(褥瘡)等,這類傷口較為棘手,需醫療介入。

開放性小傷口在家「溼潤」處理才正確!鄭乃禎醫師強調,門診時最令人搖頭的就是,常見民眾從小被錯誤灌輸傷口要乾燥、結痂脫落才算好的老觀念。一有傷口就往上面塗優碘,再蓋個紗布,但這樣做,換藥時紗布一撕就鮮血淋漓、痛徹心扉,而傷口創面在反覆的癒合、又破壞的過程中,反而造成癒合速度變慢,後續疤痕變嚴重。

事實上,乾淨傷口要保持乾燥的說法,早經實驗證實推翻,在大部分的傷口都是不必要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感染機會很低的傷口,通通得改用「溼潤療創」最好。

什麼是溼潤療創?鄭乃禎醫師用植物來打比方,種植物若完全不給水,鐵定長不好,只有在水份滋養下才可能生機盎然,長出新葉、新花。傷口也是一樣,傷口表面有很多細胞在進行傷口修復的工作,完全不給它水的狀況下,細胞可能乾燥死掉,活力也差,相反的,給它們一點點水,就可以做好該做的工作。

鄭乃禎醫師指出,居家正確照護開放性傷口的步驟,得先用棉棒沾生理食鹽水、從中心往外清潔傷口,擦乾之後選用俗稱「人工皮」的親水性敷料封在傷口上面。敷料會吸收傷口滲液,維持傷口表面溼潤的狀況,這樣處理之下,細胞可以增生、分裂,促進傷口快速癒合,且後續疤痕相對也會變少,兼顧美觀。

傷口溼潤療創,很多人抓不準換藥時機,鄭乃禎醫師建議,只要掌握察顏觀色的小技巧,當敷料顏色偏白、開始浮浮的,就代表吸飽了傷口滲液,該換了!初期一天改換一到二次,後 期一天一次或二天一次即可。

鄭乃禎醫師說,若屬於很在意留疤的人,更要懂得讓傷口快速癒合,減少疤痕嚴重度,且傷口癒合好之後還有工作要做,因為4到6個月的傷口再塑期內,疤痕組織一直在變動,原本平坦的傷口仍有可能長出肥厚的疤痕、甚至變成蟹足腫,除與個人體質、遺傳有關外,多跟傷口位置有關,如胸骨前、耳朵等身體張力大的位置特別容易發生。

解決之道,鄭乃禎醫師建議,傷口再塑這段時間要給予適當的疤痕照護,利用矽膠貼片或凝膠,有助於疤痕維持在平整狀況,不會凸起,避免留下外觀上的困擾。

照護傷口還要緊盯四大危險徵兆!鄭乃禎醫師提醒,一旦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等不適現象,代表可能有感染,應儘早尋求醫療照護,讓醫師判斷是否給藥,以免​​小傷口變成大麻煩,若因細菌侵入,引發壞死性肋膜炎、敗血症等重症,可能面臨免臨截肢或失去生命的慘痛代價。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背痛、腳麻…開過刀還疼到受不了! 禍首竟是腹藏5.5cm主動脈瘤

國健署最新調查 驚曝5成癌友「被疫情嚇到」怕進醫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