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死亡風險 免日行萬步.四千步足矣!

運動不足是全球排名第四大死因,不少民眾為了健康、遠離肥胖,每天都實施「日行一萬步」;但根據最新跨國研究分析,其實只要走4千步,就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要避免因心血管問題死亡,甚至只需要更少的2250步。研究也指出,走越多,健康益處越大,每天增加500步,心血管死亡風險再降7%;多走1千步,整體死亡風險則降15%。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常說「日行一萬步,醫生遠離我」,但最新研究發現,其實每天只要走到四千步,就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甚至只要更低的2250步,就能降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科索沃普利斯提納居民 阿里烏(Sabrie Aliu):「我知道很多人都有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因為步行而改善。」

這項研究分析了澳洲、日本、挪威、西班牙、英國和美國進行的17項研究,涉及超過22.6萬人的數據,並被發布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上。

研究共同作者/科索沃大學臨床中心心臟病專家 比蒂西(Ibadete Bytyci):「這個綜合分析,是第一個不僅針對每天步行兩萬步,還對年齡、性別和地理分佈對人類步行的健康益處進行的評估。」

其中走得越多,對健康的影響越大。每天多走500步,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降低7%;而每天多走1千步,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就會降低15%。

研究共同作者/科索沃大學臨床中心心臟病專家 比蒂西:「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清楚最佳步數是多少,也就是可以看到健康好處最少和最多的界線。」

要想健康生活,真的就得多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運動不足是全球排名第四大死因,每年有多達320萬人因「靜態生活」而亡。

科索沃普利斯提納居民 哈山(Erodit Hashan):「我散步和跑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可以獲得健康好處,像是降低身體系統中的脂肪率。」

至於糖分攝取過多,對於健康的危害雖然眾所周知,但最新研究卻發現,即便只是糖尿病前期,血糖濃度略高,也不能輕忽。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研究作者 倫奇(Christopher Rentsch):「我們發現,即使是那些血糖值適度升高的人,不論是糖尿病前期,還是糖尿病患者,都有患心臟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對英國生物銀行中,沒有心臟病史、42萬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並且追蹤了長達15年,發現就算血糖值還沒達到糖尿病標準,也會增加心血管問題的風險,其中女性又比男性更高。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研究作者 倫奇:「從糖尿病前期,血糖值30%中度升高,到糖尿病標準,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佔30%至50%。同樣的數字,女性的風險則佔50%至100%。」

研究認為,男性和女性的風險差異,最主要與肥胖和預防性用藥有關。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研究作者 倫奇:「在我們的樣本中,每一個血糖值的女性都比男性更肥胖,腰臀比也更不利,同時預防性用藥(降血脂、降血壓)的使用率也比較低。」

至於關於診斷阿茲海默症、中風等大腦疾病也有突破。

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機構(Helmholtz Institute)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負責人 埃爾圖克(ALI ERTURK):「由於頭骨位於表面,所以我們的願景是,不用再把人放進MRI機器中,而是可能使用智慧手表或是小型探測器。只要放上頭骨表面,就可以顯示出大腦的疾病。」

德國慕尼黑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可以讓器官和骨頭透明化的技術,能夠更容易觀察細胞結構,也因此發現了頭骨骨髓和大腦表面,一種過去未知的直接聯繫,有望對診斷、監測,甚至治療腦部疾病做出貢獻。

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機構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負責人 埃爾圖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頭骨、腦膜、大腦)每一個細胞,這讓我們了解到,人類頭骨和大腦表面確實是有連結,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聯繫,首先先是監測腦部疾病,並且有機會進行治療。」

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未來治療的方式也更多元。

更多 TVBS 報導
日走一萬步是商業噱頭!研究揭最佳長壽步數:降低70%早逝風險
不只慢跑、游泳!這運動「免動腳」 也可以降血壓、護心臟
巴西男重訓遭150公斤機器重擊頸椎 僅1%機率能走路
網紅都愛「泡冷水挑戰」! 學者警告:心血管疾病患者勿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