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來到爛柯山/汪福元

汪福元

兒時我聽過很多神話故事,其中就有王質爛柯山觀棋遇仙的傳說,相傳晉朝中期有個樵夫名叫王質,他經常到衢城東南的石室山中砍柴。有一天,王質在石梁下遇到兩童子下棋,他便在一旁觀看。當一盤棋終了時,王質發現自己砍柴的斧頭柄已經腐爛,時間已經過去數百年,回家後發現家人已不復存在,王質重歸石室山而得道成仙,因此山得名爛柯山。這個故事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足見我們中華文化的魅力。而我當時也不知道爛柯山在哪里,長大後更沒有深究,誰知道我過了花甲之年,無意中得以來到爛柯山,真是出乎意料中的事情。

時值甲辰年五月,我和昆山江陰兩地的戰友邀約一起到千島湖遊玩,順道拜訪了千島湖的戰友曹芳堂,在他的陪同下,我們又趕到了衢州,並拜見了衢州的首長和戰友,受到了楊登宗、劉書高、黃壽世、李冬位、王洪倉和邵方正等首長和戰友的熱情款待,並遊玩了當地江郎山、廿八都、戴笠故居、清漾毛氏祖居等名勝。我百度了一下衢州的風景名勝,得知遠近聞名的爛柯山就在這裏,真的有點興奮,為了不再打擾戰友們,我決定私下前往一遊。

和戰友們依依惜別後,我和妻子因回程順道爛柯山景區,就這樣忙裏偷閒去了趟爛柯山。得知爛柯山海拔僅164米,因不熟悉景區地理位置,我誤打誤撞從南門徒步進山的,妻因為開車乏力需要休息,我只得一人沿著石階前行,剛踏上石階,一股蒼老古樸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南門古道上很少有遊人,沿路古木參天,綠蔭如蓋,顯得特別的幽靜,只聽微微的清風拂過山澗,只見斑斑點點的光線灑在林間,處處都透出一種古老斑駁的氣息,還真的有幾分仙家不染塵埃的況味,塵世的浮躁和功利心,在這一瞬間便被洗滌得乾乾淨淨,使人有種超然物外的感覺。前行百米,可見南門正牌坊,牌坊上書著兩對門聯:“數千年奕理根追石室,幾十處仙蹤源遡飛梁”、“入洞天邀太君痛飲,來福地延大雄暢遊。”繼之是圓形拱門,門楣上有“梅岩”二字,書有“諸仙臨古洞,八卦護梅岩”的門聯。到了“梅岩”,此處空闊的山洞中供有神仙雕像,再前行就是“悅仙亭”,上有一聯:“至此言劫盡,往彼論功圓。跨鶴歸天上,乘鹿下凡間。”其亭不大,四方形,飛簷畫棟。接著是一處空曠之地上立一石碑,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紅色字體“禪”字。此時,我心生困惑,怎麼還沒有見到仙人下棋的地方呢?我驀然回首,見一位當地老者坐在石階上休息,我叩首詢問,得知“爛柯仙境”等景點就在前面不遠處了。這個不遠處,到底是多少路呢?我不得而知,怕妻等得急了,只好依依不捨的沿著原路返回。就這樣,我和“爛柯仙境”、“寶岩寺”、“天生石梁”、“一線天”等景點擦肩而過,我心中竊笑,看來我的仙道修煉之路還遠得很呢。其實人生哪有圓滿之說,為人處世做“七分”,還有“三分”留給天。圓滿則是達到極致,物極必反。這就是人生的規律,天道本來如此,缺失才是常態。

有人說爛柯山的傳說,說明了人們被圍棋博大精深的棋理所吸引,一棋觀罷已百年,足見圍棋藝術的魅力,這個觀點我是接受的。因為我對圍棋也癡迷幾十年了,只要有閒暇,便來上一盤,只是棋藝不高。有次朋友請我做客,因為下圍棋便忘了朋友的邀約惹得他非常生氣,至今想起,我依舊啞然失笑。而我同時也認為,這是古人對天地,對時間,對人生的思考,對長生不老的嚮往。宇宙之浩渺,天地之長久,不禁讓人浮想聯翩,而人世匆匆,我們終究都將被時間所拋棄。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有生就有滅,世道輪回,生生不息才是天道。

這次到衢州見到很多戰友,讓我感慨良多。當年我們在部隊時,都還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那生龍活虎的身影依舊歷歷在目,將近五十年過去,很多人都已經兩鬢斑白。時間如白駒過隙,那麼匆匆,手挽不住,腳追不上,在每秒每秒的棄我而去,只剩下思緒在風中飛揚。何必歎息呢,那過去了的時光,都成了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雖然沒有像王質那樣遇到神仙對弈,讓生命成為永恆,但只要有一輪明月相伴,有一縷清風跟隨,不虛度光陰,歲月便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