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小片台灣,叫做「清志角落」

清志的新書,關鍵字有三個:大叔、吉米和環島,隱旋律則延續著舊有的那一支:對空間裡各種人造物的好奇、探索和觀察,我們姑且稱它為「清志角落」。

大叔,是近幾年突然流行起來的身分認同,它雖然沒有明確定義,但幾個特徵是或有共識的:歲數已過中年、身形不免壯碩、眉宇掛著些許滄桑,對萬物盡顯包容,穿著談吐有個人氣質;走近大叔身邊,既可以獲得溫暖的療癒效果,又可以領略秀異的見識,不啻是一種美妙經驗。「大叔」之所以在此刻出現,有其歷史上必然的緣由,他們是二戰後第一個世代,經歷過戒嚴和解嚴、農村與都市、拮据或爆發、本土到國際……等好幾個波峰波谷,也許更重要的是:當大叔們一一翻過了李宗盛所吟唱過的〈山丘〉,他們不免得停下來咀嚼過往,玩味一下時間在生命各階段不同的流速(昔日很慢,眼前卻是八倍速?)。和一路拚搏到盡頭、無法也不願停下來的上一代比起來,大叔的人生是具有高度反思性的,他待人接物的平和和順應,來自他對自身生命的覺察:一路走來,人生多多少少都事與願違吧,都帶著點抱憾性(regretful)吧,因為有這麼多的錯失和不完美,接受現世,懷抱權宜,是一種必要的美學態度。

雖然未必直接相關,但大叔與吉米(Jimmy)的連結,是有脈絡可循的。吉米是日本汽車廠鈴木所研發、生產的一款小型越野吉普車,自一九七O年首發上市歷經四代改款始終銷售不墜,它的方盒子造型是它的招牌特色,在造車主流愈趨圓角化的當代難免有些格格不入;它馬力小,在高速公路上跑起來得困守外側車道,但一到了林道或沙灘,它輕盈的體重和四輪傳動系統便造就出如精靈般的身手;在都市的車河裡,它像是一部來自過去的車,沒有亮面烤漆和犀利的車燈,但幾乎所有的車主都會把它改裝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論身形,吉米比任何車都容易鑽進狹窄的巷子,也更容易塞入停車格;這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正中既陽光又憂鬱的大叔情懷,它價格不貴、不喧嘩自己的不同、帶著車主去自然深處,它是自由的象徵,是一位能和你擊拳問好的靈魂伴侶。

清志和他的大學學長子亦,都是典型的大叔,也都在這幾年各自買了一部吉米,他們相約在一個酷熱的夏天,用超過十天的時間,無目的地、無規劃地進行一趟環島之旅,也是可以理解的事。生命中總有某些時刻,你想把自己拋擲到大自然面前、置身於全然陌生的生命群體間,追求一個創造性迷失(getting lost)的孤獨狀態,在這段沒有義務也沒有他人盯視,卻有著許多新鮮體驗的、生命的潮間帶裡,我們把那些發生過卻始終搞不清楚的事、內在洶湧過但無法浮出的感受、漫漶著卻常常清晰起來的記憶,一樁接一樁整理一遍。在這過程裡,吉米是一部靈性的小車,但卻是一隻巨大的導盲犬。

清志始終是對人造物情有獨鍾的偵探,特別是具有時間感、孤寂於空間裡、已經失去用途(或「生命光輝時刻」)的建築物,他的前幾本書,都具有這種隱約的關注。在這趟環島行程中,他的眼光像是一部攝影機(他也買了小型空拍機),把那種落寞和荒涼與周邊生意盎然的自然同框並置,帶到了讀者眼前,所有的「清志角落」皆是一種大叔的況味——我們的青春,不都曾如桃園飛機棄置場裡那幾隻曾漫天飛翔的波音,但如今只能是沈默的人造雕塑等待支解,然而世界生生不息,外海浪濤洶湧,草原花粉逆光起舞,頭頂上飛來的是全新的星宇航空。

環島是大叔生命的里程碑,這意義只有大叔自身知道,大叔是生命會停下來、喝杯咖啡、想一想的人,他知道一千兩百萬年的島嶼自然永遠是老師,而吉米是心靈伴侶。(本文係《大叔》一書推薦序,時報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