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揭四大風險潛藏非典型口腔癌 衛福部:強化跨部會合作精進口腔癌照護

口腔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六位,朝野立委今天(8日)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指口腔衛生不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反覆口腔潰瘍、經常食用過燙食物為非典型口腔癌常見的四大風險情境,提醒國人若口腔有潰瘍、腫塊,應盡速就診,呼籲政府持續檢討現行政策效果。與會的衛福部官員表示,未來持續強化跨部會合作,精進口腔癌全人照護計畫。

口腔癌是台灣發生第六高的癌症,嚼食檳榔、吸菸、喝酒者為典型的口腔癌高風險族群,然而卻潛藏一群「無菸、無檳榔、無酒」的人,被診斷出口腔癌的非典型族群,在台灣,每年新診斷口腔癌人數約8200人,其中15.46%人為非典型口腔癌。

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國民黨立委陳菁徽8日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召開記者會,王正旭表示,非典型口腔癌發生率,在男女比例上接近一比一,因此不分性別都應保持警覺。王正旭:『(原音)相對來講,若沒有香菸、檳榔、酒,相對死亡率反而稍微高,主要是沒有注意到,帶來生命危險較高。』

陳菁徽說,非典型口腔癌常見的四大風險情境,有口腔衛生不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因假牙刺激或刮破口腔黏膜導致反覆口腔潰瘍、經常食用過燙食物,若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進行口腔癌篩檢。

談到不菸、不酒、不嚼檳榔的人為何成為口腔癌病人,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林冠州醫師表示,這可能跟基金缺陷有關,也有可能跟生活習慣不正常,或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引起基金缺陷表現有關,至今尚在釐清原因。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羅盛典提醒民眾,平常也可進行自我檢測,且要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

與會的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張雍敏表示,衛福部有製作相關手冊跟宣導影片,已分送到全台衛生局,未來持續強化跨部會合作。張雍敏:『(原音)各部會跨部會跨單位跨領域合作,精進口腔癌全能照顧計畫,後續召開專家會議研議。』

張雍敏也呼籲民眾定期到牙醫醫療院所洗牙、預防保健等鑒察,尤其65歲以上長者、患有癌症、洗腎患者,應每3個月定期檢查。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口腔癌友多為「三明治世代」 盼民眾伸援手度難關
全面體檢1959動保專線 動保團體呼籲農業部改善一國多制窘境
立委收網路炸彈恐嚇信 林右昌:IP位置包括中國、已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