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20個社區 全要素升級

旺報【資料來源:北京晚報(殷呈悅)】 剛來到工體西里社區門口,還感覺不到這裡有何與眾不同之處;走進一看,卻覺得「別有洞天」:自行車整齊地放進智慧車庫,機動車除特殊情況「零出入」,並不寬敞的樓間走廊鋪上了半米寬的紅色步道,旁邊還有一條文化長廊;來社區到訪的親朋好友可以在居民的遠端操控下打開單元門門禁。 這裡就是「全要素社區」的典型。目前,朝陽區已有20個社區基本完成全要素社區改造,升級改造讓百姓感受到「安居」的便捷和幸福。 單元門禁 自行車棚全智能化 藍色車棚,黃色房柱,刷一下卡就能打開大門,再刷一下卡,便可找位停車,這就是工體西裡社區的智慧車庫。在這裡停車的價位也比較親民:普通自行車每月5元,電動自行車每月15元,電動三輪車每月30元。 朝外街道吉慶里社區書記徐愛民表示,社區內禁止機動車進出,接送老人、病人等特殊情況除外,為的就是給社區內散步及居住的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什麼是全要素社區?據朝外街道副主任孫偉表示,全要素社區是指從設施與功能、空間與交往、生活與生態等多角度、全方位滿足居民全生命週期和諧宜居需要的社區,讓許多老舊社區「老得優雅,舊得有味兒」。 57項細則構築全要素社區 今年4月,朝陽區研究制定了《朝陽區全要素社區設計導則》,從十個方面57項細目對社區建設給予指導。注重公共活動廣場的維護、地下空間的改造;把環境改善作為重中之重,在牆體、門頭、雨水管線、門窗等沿街建設中彰顯文化底蘊,注重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平衡;將居民手印牆、家牌、塗鴉、社區記憶、樓門文化等作為重要內容,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解決社區交通與泊車問題,改造交通設施、拆除私裝停車地鎖,對私家車停放、社區自行車存放、共用單車停放等進行規範,動員居民當好社區管理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