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局勢升溫 美國也沒轍

朝鮮局勢近期一直升溫,朝鮮近日向南韓投放多個運載著垃圾的氣球越過邊境。朝鮮最近幾週非常明確地表示,它致力於對韓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再次堅稱朝鮮是一個核國家,並發射了所謂的18 枚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以表明其執行核路線的決心。這些言行只是過去十年來朝鮮發生顯著變化的一些證據,很可能反映了朝鮮戰略思維的轉變。

2023年,朝鮮擱置了與南韓和美國的外交關係,增加了軍事的設備,進行了飛彈試射,並重申了冷戰時期與俄羅斯和中國的聯盟關係——與此同時,全世界都在關注烏克蘭和迦薩的衝突。隨著俄羅斯和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朝鮮政府透過提高貿易水平來加強與兩國的合作。

美國一直以冷戰思維看待朝鮮,朝鮮局勢一直是全球地緣政治的焦點,而局勢的升溫並非由朝鮮單方面所造成,美國在國際機構上指責朝鮮以及以對抗的姿態軍演動員,美國以敵對姿態無視朝鮮的利益,從而造成局勢的升溫。日本和南韓表示將有意參加美國主導的AUKUS計畫,這亦會導致核擴充到東亞地區,令區內緊張局勢加劇。朝鮮持續對軍備的測試似乎是向美國示威,表示對美國意圖主導區內局勢的不滿。

美國也一直指責朝鮮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武器,並威脅說,如果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達成武器協議,將造成嚴重後果。但朝鮮和俄羅斯領導人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普丁表示願意幫助朝鮮建造衛星並發展太空計畫。他也計畫與金正恩討論在廣泛議題上的進一步合作。

普丁據報亦在6月份訪問朝鮮,這都顯示朝鮮在國際上扮演著重要的地緣政治角色。朝鮮的金正恩政府意識到南韓政府正在選擇與美國和日本的全面戰略,因此也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老盟友俄羅斯和中國。

中國一直希望朝鮮局勢保持穩定,自 1990 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提供經濟援助。朝鮮局勢的發展在於美國的取態,特別是川普是否會回朝的影響,但以現時美國意圖以AUKUS等亞太戰略操控局勢,令敵對情勢升溫,同時亦受到俄烏衝突的影響,即使美國領導人換人,亦未必可即時改變朝鮮極為對立的情勢。(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