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會流動?楊惠姍「再造」家具 琉璃融入木器「一念之間」顛覆又驚艷

記者許雅惠/台北報導

木頭真能「流動」?ARCH以循環的中心意象開展, 圓曲的線性流動呈現動感(圖/琉璃工房提供)
木頭真能「流動」?ARCH以循環的中心意象開展, 圓曲的線性流動呈現動感(圖/琉璃工房提供)
木頭真能「流動」?ARCH以循環的中心意象開展, 圓曲的線性流動呈現動感(圖/琉璃工房提供)
木頭真能「流動」?ARCH以循環的中心意象開展, 圓曲的線性流動呈現動感(圖/琉璃工房提供)

一般刻板印象中,琉璃是高貴的藝術擺飾、木器則是民眾居家常見的家具,兩者能相融?創造出來的作品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琉璃工房的楊惠姍攜手永進木器廠第三代江世楨辦到了!木頭結合琉璃光影彷彿會「流動」,家具「再生」後不再安於質樸寧靜,「一念之間,一方空間」循環設計展,在仔細賞玩每件作品後,令人產生顛覆又驚艷的快感。

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巧妙結合,成就美麗與實用兼備的桌子。(圖/琉璃工房提供)
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巧妙結合,成就美麗與實用兼備的桌子。(圖/琉璃工房提供)
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巧妙結合,成就美麗與實用兼備的桌子。(圖/琉璃工房提供)
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巧妙結合,成就美麗與實用兼備的桌子。(圖/琉璃工房提供)

由楊惠姍、張毅創立的琉璃工房,以延續失傳技法「脫臘鑄造」聞名,成立之初以復興琉璃藝術為己任,2022年正式啟動ESG計畫,開始將「綠色設計」導入作品,以「一念之間 一方空間」為命題,將「鑄口琉璃」融入家具創作,更跨界與擁有70多年歷史的永進木器廠合作,「再造琉璃」並賦予新生命,共同創作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

家具設計師暨永進木器廠第3代江世楨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用專業與琉璃工房創作出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琉璃工房提供)
家具設計師暨永進木器廠第3代江世楨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用專業與琉璃工房創作出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琉璃工房提供)
家具設計師暨永進木器廠第3代江世楨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用專業與琉璃工房創作出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琉璃工房提供)
家具設計師暨永進木器廠第3代江世楨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用專業與琉璃工房創作出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琉璃工房提供)

Arch、Cycle、Harmony、機器人與地球是這次展出的五件作品,用的是琉璃藝術作品鑄造後的「鑄口」餘料,除了以鑄造餘料再利用,更刻意減少製作工序(綠色流程),不但讓廢棄物再利用,同時也符合減碳要求。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的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是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也讓展出與合作深具意義。

琉璃工房以「琉璃創作東方美學」為使命,曾榮獲「台灣百大企業品牌」及「DFA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品牌」等殊榮。楊惠姍的作品也被23個世界博物館收藏。在「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的核心價值驅動下,楊惠姍挑戰她自己37年前復興的「琉璃脫蠟鑄造法」,測試改變工藝流程,尋找更美顏色的創新公式。

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導覽「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琉璃工房提供)
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導覽「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琉璃工房提供)

當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相互激盪碰撞,需要注意那些地方呢?楊惠姍與永進木器廠第三代的江世楨均表示是難得的探索旅程。楊惠姍說:「琉璃工房期待發揮琉璃透光的特質,找到讓光能夠充份進入琉璃桌的方式,並需是能被使用的桌子,讓人想觸摸琉璃質感,感受光,享受它的色彩。為了這目的,工房設計了隱藏於內部的木頭接合方式,應是讓江總(江世楨)費盡了心思。」換言之,當琉璃變成一張桌子,隱形的旋轉卡扣就是藏在細節裡的工藝魂。內部結構之外,還要考慮琉璃比較重,力學的重新計算,不斷調整桌腳的造型與寬度。楊惠姍說,也因為與江世楨合作,這張桌子方得以完美呈現。

針對和琉璃工房的合作,本身是家具設計師的永進木器廠第3代江世楨興奮表示,兩種材料的交織,方向沒問題,接下來是探險的過程。江世楨回應說:「琉璃工房的設計想法與角度,與我們不太一樣。你們設計的結構,都不是我們自己在製造家具常用的工法。反而比較像老傢俱的雕刻,結構很精采,但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木器廠致力讓木頭零組件變得更完整,整體從觀賞用物件變成實用物件,因為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因為一個承諾,江世楨說:「就陪琉璃工房走這條路,一定要用我的專業把它做出來!」他說,後續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再探索。

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是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琉璃工房提供)
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是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琉璃工房提供)
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是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琉璃工房提供)
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是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琉璃工房提供)

導入「綠色設計」,繽紛的光之琉璃,結合札實木件,讓看似只剩回收功能的「鑄口料」被賦予華彩新生。琉璃工房特舉辦「一念之間,一方空間」循環設計展覽,發表成果。該展設立於松山文創園區,為免費入場,展期從5/23(四)至6/9(日)共為期17天,歡迎男女老少一同來開眼界。

保有玩心,每一天都能開心(圖/琉璃工房提供)
保有玩心,每一天都能開心(圖/琉璃工房提供)
保有玩心,每一天都能開心(圖/琉璃工房提供)
保有玩心,每一天都能開心(圖/琉璃工房提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是誰想要「老公去死」?30+、60+…剖析從「我老公」變「那傢伙」歷程
快領8000元!帛琉總統赴新光醫院健檢 直接宣布:台人週一直飛送旅遊金
用「香蕉皮」怒打老婆算暴力?日醉男遭警逮捕竟辯:夫妻情趣!
「無限牛舌」瘋狂上桌 2女在燒烤店吃到崩潰快吐 一問店員真相超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