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亞洲 誰領風騷

當大多數台灣人把關注焦點集中在中共軍演與國會改革的時候,亞洲國家的精英正群集日本,擘畫亞洲的未來。

主題為「亞洲的未來」的第29屆日經論壇,5月23日在東京熱鬧開幕。與會者競相提出自己對亞洲前景的規畫,蓬勃朝氣與旺盛企圖心讓人印象深刻,從中也可以看到亞洲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沒有戰爭的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詞時提出日本和亞洲當前面對的三大問題:脫碳化、新一代汽車與數位化。為填補日本國內數位人才的缺口,也幫助東南亞發展數據中心與半導體產業,岸田宣布今後5年內,要與東協共同培養10萬名高級數位人才。

在電動車方面,岸田表示將與東協共同制定,以2035為目標的新一代汽車戰略。在脫碳化方面,岸田表示將透過日本主導的「亞洲零排放共同體」,與各國協商制定評估二氧化碳減排量的規則。日本將在促向零排放的轉型投資、推動再生能源、氫製造、氨發電等領域做出貢獻。

岸田提出的都是亞洲的當務之急,東協對此也有高度共識。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與會,帶著他對東協發展的規畫(馬國是明年東協的輪值主席國)跟日本討論的,就是碳排放、強化半導體供應鏈、數位與網路安全等問題。而日本也清楚表現出要在這些議題扮演領導角色的企圖心。

東協國家對日本領導也不排斥。雖然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表示,亞洲應追求一個包容、投資教育,並將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做更公平分配的發展模式,這樣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扮演領導的角色,但各國的眼光還是投向日本。

安華就說,希望日本和東協的關係,不再像過去一樣光侷限在貿易,應當要擴大到教育、研究,以及科技與文化的交流。

印度外長蘇杰生也在預錄的講話中,勾勒印度的外交藍圖。他表示,印度正通過與中亞、中東和非洲的聯繫,包括推行「鄰國優先政策」,將合作和利益的邊界進一步向外拓展。這展現印度領導全球南方的企圖,將來和中國大陸也可能在這裡碰撞。

蘇杰生也強調跟日本合作的重要性,表示日本是印度長期以來重要的發展夥伴,兩國做為亞洲主要經濟體,有義務加強亞洲的穩定與安全。

可以看出,各國的亞洲願景都有一個共同的鏈結,那就是日本。日本布局亞洲政經版圖的途徑,跟中國的帶路倡議大異其趣,但和中印一樣,都想在未來亞洲引領風騷。

在東京的會議上,各國也都知道亞洲有緊張的衝突點:北韓、台海、南海。但都強調多交往,不選邊,一切以發展經濟、厚植實力為優先。27日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首爾舉行。岸田說峰會後要把三國的合作擴大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三國峰會會奠定什麼合作基礎?各國是否有足夠智慧,避免戰爭打亂了這一盤棋?

對台灣而言,更重要的是當一個新的亞洲政經地圖呼之欲出的時候,我們能意識到亞洲政經情勢的變化,趕得上這班列車嗎?(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