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3D打印應該像現在的打印一樣簡單

未來的3D打印應該像現在的打印一樣簡單
未來的3D打印應該像現在的打印一樣簡單

3D打印發展一直有幾個頑疾,比如物流不便、機器維護成本高,當然還有就是軟件使用起來比較難。加拿大的PrintToPeer公司開發了一套系統,試圖成為各種3D打印機的“上位機”,利用樹莓派向各種3D打印機發送任務。

用戶只需要通過USB 將樹莓派連接到3D 打印機上面,剩下的就完全可以交給PrintToPeer 了。用戶可以發送STL 文件到樹莓派,然後系統就會對打印對象進行分割、分配,將其發送到3D 打印機上,打印完會自動通知用戶。系統管理器上可以查看打印任務和進程。第一版軟件據說已經支持500 多種3D 打印機,包括了常見的Makerbot 和Marlin 3D 等打印機。

PrintToPeer成立於2013年,是溫哥華GrowLab創業孵化器旗下的項目。2014年5月在Indiegogo眾籌,不過只籌到了3.7萬美元。團隊解釋說,他們眾籌根本不是為了錢,而是要讓更多的開發商知道他們,接入PrintToPeer,畢竟在團隊的設想裡PrintToPeer是所有3D打印機通用的操作系統,用戶不需要在電腦上處理文件,他們的文件在可以網站上修復、切片,還可以直接傳送到3D打印機中。

未來的3D打印應該像現在的打印一樣簡單
未來的3D打印應該像現在的打印一樣簡單

3D 打印領域,創業者們最關心的往往是打印機本身的性能升級,往往忽略軟件的優化。比如說,Pronterface(也叫Printrun)、ReplicatorG (早期Makerbot 曾經使用的開源軟件)、Repetier-Host 這類3D 打印機的控制軟件,使用時需要復雜的調機過程和參數校對,著實讓人頭疼。現在,3D 打印已經開始走進普通消費者,甚至課堂,操作複雜的軟件端肯定不合適。

另外,隨著C 端消費市場被開發,B 端市場受重視。PrintToPeer 這樣的項目也很適合辦公場所,就像現在企業有局域網打印機,未來也可能會有局域網的3D 打印機。

不過,PrintToPeer 也有不少問題。比如,通過樹莓派承擔3D 模型的分層任務,實際使用過程中,樹莓派的性能會嚴重製約分層效率,畢竟我們沒法對一個700MHz 的芯片抱有太大希望。之前有朋友曾試驗過用樹莓派跑Skeinforge,將一個50mm 邊長的正方體進行分層,預估時間竟然達到30 分鐘,而這種模型分層,如果是在PC 上的話,最多只要3 分鐘。Slic3r 是一個不錯的分層軟件,如果能重新編譯一下在樹莓派上使用的話,或許會提高一點速度。

我倒是覺得理想的工作方式應該是這樣的:用戶上傳圖紙,然後直接在雲端自動填補支撐,接著用雲端服務器進行分層,最後傳給樹莓派Gcode 文件,3D 打印機直接開始工作。

[ 36氪原創文章,作者: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