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颱風恐變少!鄭明典曝2不利:強颱比例提高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

過去只要一到夏天,就會有幾個颱風進入台灣,如今已經進入8月份中旬,今年首個侵台颱風還沒出現,氣象局今年將挑戰64年來最晚發颱風警報的紀錄。對此,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學界透過電腦模擬數據分析發現,未來強度較弱的颱風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但強颱出現的機率會更高,且影響台灣的也可能都是強颱。

氣象局指出,7、8月為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的活躍時段,不過從今年7月至今只有5個颱風生成,是目前有紀錄以來第2少的1年。對此,鄭明典指出,其中主因為太平洋高壓勢力過強,受到全球暖化影響,高壓越來越強、颱風越來越弱,學界研究以電腦模式模擬暖化背景下,未來颱風數量也有減少的趨勢。不僅如此,未來減少的大多是強度較弱的輕颱,中颱、強颱出現的比例會相對增加,也就是說侵台颱風一旦形成,很大可能就是強颱,對台灣天氣影響更劇烈。

此外,氣象局指出,台灣夏季雨水來源十分倚賴颱風降雨,偏少的颱風也導致7月到現在,各地雨量均明顯偏少,部分地區已出現缺水情況;像是過去有「雨都」之稱的基隆,因2個月未有效降雨,加上連日高溫,新山水庫儲水量僅剩55.7%。對此,鄭明典指出,全台至少有3分之1的用水量來自颱風帶來的降雨,颱風沒來確實對用水有所影響,對於是否會再度出現2020乾旱危機,則需持續觀察。

據氣象局統計,近64年(1958-2021年)來,該年最常發布「首個」颱風海上警報的月份為7月,共有23次;最少則是4月,共有4次。其中最晚的前3名為2010年南修颱風(8月30日)、1993年塔莎颱風(8月17日)、1997年溫妮颱風(8月16日),也就是說今年至少是第2晚發布,若一直到8月30日都未發布,2022年將破紀錄成為冠軍。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麥當勞20年前菜單曝!「3個50元」網淚憶童年
蔡英文進軍補教業?台南「1看板」揭真相!
他轟鄰居「死大摳呆」挨告!遭罰5000元

◤迎接颱風季 除濕法寶不能少◢
除濕機熱銷推薦 大小坪數都適用
高CP值烘衣烘鞋機 下殺82折起
除濕盒集水袋 超值組只要$588
輕便雨具雨鞋不怕濕 限時5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