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撤銷工商登記恐失農保身分 南投農民憂權益受損

今(2024)年75歲的羅先生在南投埔里開了間昆蟲館,還在果園種了果樹讓民眾免費參觀,但近來卻收到通知,稱昆蟲館有營利事實不符合農保規定,繳了40多年的農保資格可能因此不保。

羅先生說:「稅捐處認為我有在營業給人家參觀,但到底有沒有收門票它也不了解,所以就要我繳營業所得稅,我認為沒關係就繳給它,怎麼現在變成說我有經營昆蟲館,我的農保就得要退掉。」

另外一位陳女士原本是栽種木瓜,30年前因為丈夫離世後接下雜貨店貼補家用,如今也被認定有營利行為,可能影響到30多年的農保資格。

陳女士說:「我們這小小的生意也是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現在要我為了農保註銷工商登記,我是要怎麼生活。」

根據監察院今年的資料,全國專業及兼業農民人數約50多萬人,但農民健康保險被保險人卻高達140多萬人。

為了杜絕不符農保資格的亂象,審計部要求農業部清查農保保戶中具有工商登記負責人身分者,但不少農民卻表示,自己已經沒有經營事實,但因故沒撤銷工商登記,擔心農保權益受損。

南投埔里鎮農會總幹事江林瑤指出,「老農沒做其他行業後,有可能只在縣政府辦理撤銷而已,但經濟部那邊的工商登記卻還在。」

農業部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則表示,「有些不是農民身分的人也想要享受農保的福利和保障,審計單位就是把目前所有在保中的人,及有去做工商登記負責的人做比對。」

農業部表示,如果農民有自營工作就得加入勞保,但若還有務農事實,辦理歇業登記後就可以續保農保,年資和權益不受影響,但農保、勞保只能擇一。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水雉復育有成增加近60倍 農藥控管打造永續棲地
一夜吃光2分地 台東「夜盜蟲」影響水稻收成
憂低溫多雨損結頭菜 雲林農民頂低溫搶收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