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碳匯來了2-2】國產署承諾繼續釋地造林 不只「綠碳」還有「藍碳」商機

「紅樹林與水下」首獎在巴哈馬一帶,拍攝紅樹林的根部在水下交錯縱橫景象,遠景有一隻烏龜優游其間。Olivier Clement / Mangrove Photography Awards
「紅樹林與水下」首獎在巴哈馬一帶,拍攝紅樹林的根部在水下交錯縱橫景象,遠景有一隻烏龜優游其間。Olivier Clement / Mangrove Photography Awards


財政部國產署日前釋出首宗國有土地森林碳匯招標案,最終由2家企業得標。得標之一的森崴能源喊話,盼能釋出更多國有地造林。國產署長曾國基則承諾,「前線打戰、後方糧草一定會備齊」,國產署就是扮演土地供應的角色,未來會持續釋出更多森林碳匯土地供業者投標。

曾國基也說,面對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不只國產署釋地造林,各部會也都動起來了,包括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經濟部水利署都在陸續釋地造林,相信將來不論公私部門,只要有適當土地都會配合。

據經濟部水利署日前公布,第四河川分署以「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案場向環境部提出首例註冊申請,已在7月12日獲環境部審查通過,完成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註冊;該案造林面積約2.25公頃,預計30年可取得減碳額度約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曾國基也說,自然碳匯除了森林所產生的「綠碳」,也有沼澤地、紅樹林所產生的「藍碳」;中興大學也在研究「藍碳」,國產署也會和興大合作,研究紅樹林與減碳額度之間的關係,畢竟國產署有很多土地是位在海岸的溼地,也是國內產生自然碳匯的方向之一。

國產署首次推出自然碳匯國有土地招商,其中台東池上71.98公頃由森崴能源得標,並於10月9日與中興大學簽署三方合作合約,圖為國產署長曾國基。吳馥馨攝
國產署首次推出自然碳匯國有土地招商,其中台東池上71.98公頃由森崴能源得標,並於10月9日與中興大學簽署三方合作合約,圖為國產署長曾國基。吳馥馨攝

森崴能源董事長胡惠森則表示,世界各國都在討論及研究,如何從樹種種植到產生碳匯的過程中,有一個可被各界認證的「方法學」;若藉由台東池上國有地合作,中興大學能產生出更多研究論文並發表到國際,讓台灣的「方法學」獲國際認可,台灣碳權也才有機會變成國際主流;這也是國產署與業者要和中興大學合作示範案的原因之一。

胡惠森也坦言,以台灣的國土面積來看,要達到森崴能源自然碳匯植樹1,000公頃的目標確實有點難度,公司也已先後在印尼、緬甸等海外找尋合適土地造林,但台灣的「方法學」要先獲國際認可,否則去海外種樹也只是白忙一場、可惜了。

除了找地造林,什麼樣的樹種能產生較好的「固碳」效益也是一門學問。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長王升陽表示,根據研究,包括台灣肖楠、光蠟樹、相思樹、苦楝樹等,都是適合在台灣這塊土地生長,固碳效益又高的樹種。

另外,以目標平均值來看,每公頃約要種1,800棵樹苗,5年至6年後大約會存活1,200棵至1,300棵左右,此時開始產生減碳效果;樹種下去後也不是一勞永逸,第15年至20年的減碳效果最高,之後森林吸碳量變差後,就要開始疏伐。

而國產署與業者租地最長可達60年的考量,就是藉由3個20年的循環階段,完成具有延續性的學術實驗論文發表,並將此「方法學」論文發表於國際,獲得國際認可。

國產署首次推出自然碳匯國有土地招商,其中台東池上71.98公頃由森崴能源得標,並於10月9日與中興大學簽署三方合作合約。吳馥馨攝
國產署首次推出自然碳匯國有土地招商,其中台東池上71.98公頃由森崴能源得標,並於10月9日與中興大學簽署三方合作合約。吳馥馨攝

更多太報報導
【本土碳匯來了2-1】首宗國有地森林碳匯簽約 業者坦言「地不夠」是瓶頸
碳費費率出爐!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 A、B優惠方案為50和100元
【電價攻防2-1】爭取「2個千億元」電費補貼 台電說明過去3年吸收成本近6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