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66,189例 明起入境「3+4」上路!一圖看懂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哲遠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66,18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6,119例本土個案及7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3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6,119例本土病例,32,025例男性,34,070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縣市分布

  • 臺中市10,210例

  • 高雄市9,625例

  • 新北市7,857例

  • 臺南市6,288例

  • 彰化縣5,239例

  • 桃園市4,898例

  • 臺北市4,195例

  • 屏東縣3,249例

  • 雲林縣1,861例

  • 苗栗縣1,681例

  • 南投縣1,650例

  • 新竹縣1,609例

  • 嘉義縣1,418例

  • 宜蘭縣1,295例

  • 新竹市1,155例

  • 花蓮縣962例

  • 嘉義市912例

  • 基隆市832例

  • 臺東縣787例

  • 澎湖縣250例

  • 金門縣126例

  • 連江縣20例

2例40多歲男性「解隔後」發病去世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2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9例具慢性病史、79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日至6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6月12日。

針對死亡個案特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40多歲個案今天有6位,其中2人沒有慢性病史,都為男性,分別接種1劑、3劑疫苗,比較特別的病程是,第一位40多歲男性接種過3劑疫苗,5月23日因症採檢隔天確診陽性,5月30日完成居家照護解隔,但隔天就被發現突然昏迷緊急送醫,不治身亡,經司法相驗結果是因新冠感染的心肺衰竭。

另外一位40多歲接種一劑疫苗男性,羅一鈞補充,個案在5月22日採檢確診,也完成居家照護。6月4日發燒呼吸喘,再度就醫,轉院途中不幸在6月5日過世,行政相驗死因判定為新冠肺炎,上述2例發病日都距離死亡日較久,1人是距離9天、另1人相隔發病日14天死亡,死因都是司法、行政相驗研判,事實上和新冠關聯性有待釐清,但因都有提及新冠肺炎診斷,故列為死亡個案。

境檢疫天數放寬「3+4」明起上路

針對明起入境旅客檢疫放寬,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規定入境者在登機前檢應附48小時PCR檢驗證明,二為入境後先做深喉唾液PCR採檢。

陳宗彥說明,現有的檢疫措施為7天居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明天上路的「3+4」則是調整原本的的第1個7天,民眾可選擇1人1戶或到防疫旅宿,原則上要在同一檢疫地點完成。

檢疫後4天要快篩陰性才能外出,陳宗彥強調,且要全程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除工作或必要採買外,「非必要不得外出」,也不能參加活動。至於商務履約需求者,從事參訪、演講、開會等要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若有獨立空間,或與特定商務對象可共餐,不過建議要架設隔板並維持社交距離。

【延伸閱讀】

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次世代COVID-19 追加劑」 展現對變異病毒株(含Omicron)的強大免疫反應

莫輕忽!確診COVID-19合併「這種細菌」感染 致死率達6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