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企業管理/現代企業領導力的改進策略探析

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過程當中,領導者總是處於核心地位,領導者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領導力決定企業的發展命運。領導力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利器,如何做好領導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與地方化互動的背景下,隨著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現代企業需要越來越多能夠站在全球化平臺上思考並採取行動的領導者;企業行為學理論的充分發展,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領導力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從追求穩定到意識到變革的價值,從控制到授權,從競爭到合作,從事件到關係,從統一到差異,這些都是現代企業面臨的新現實,這些都給領導者的態度、意識、能力和方式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同時,網路和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必須更迅速、更高效地有所反映,領導者是否具有前瞻力、有開放的思維和豐富的知識非常重要。這些都對領導者的領導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領導力的概念 對於領導力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在21世紀這個經濟發展多元化的時代,筆者認為:領導力是一種影響他人或群體實現目標的能力,是讓團隊或成員朝某一方向行動的影響力;領導力本身,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個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包含領導者在企業內部設定企業機構、提升企業效能的過程,還包括領導者幫助企業適應環境、發展創新的過程。 2.改進領導力的必然性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變遷速度明顯加快,人類進入知識社會成為一個具有全球性特徵的共同話題。同時,現代企業怎樣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成為領導者們思考的問題。強調持續學習能力的學習型企業概念被普遍接納。在這個競爭求存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想獲得成功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強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領導力。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的成功,就必須重視領導力,以適應變革,保持競爭優勢。 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領導力是關鍵。而領導的地位來自於權力、更來自魅力,要妥善運用,達到帶人帶心的境界。同時,領導者的好壞,來自被領導者的表現,對於不同的物件,運用不同的方式。其次,領導者需要有願景、使命、策略與夢想,並且能夠也願意將這些想法傳遞下去,使部屬充滿希望與成就感,更必須透過讚美、肯定與獎勵激發部屬工作的動力,引導變革的產生。再者,企業的工作氛圍、企業的文化,乃至企業的成功與否,都與領導力有絕對的關係。 3.如何改進企業領導人的領導力 3.1 勾勒企業發展的願景 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定位是領導者最先要思考的問題。核心願景是一個企業主要的精神主旨,一旦被人們接納並付諸行動,就會產生巨大動力。願景能夠激發人們通過創造性的方式改善現狀,以價值觀為核心,現實可行,有著豐富的想像力,能提供一種新秩序使企業與眾不同。如果某種願景不能提供清晰的未來前景並證明可以為企業或成員帶來更多優勢的話,那麼很可能是失敗的。理想的願景要符合時代和環境,要反映出企業的獨特性。企業中的成員必須相信願景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明確企業的核心願景及價值觀是企業領導者帶領企業主動、有效適應大環境的第一步,對於領導者領導力的發揮具有指向性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願景的制定不只是領導者個人的責任,而且還要通過大家的實際行動才能夠實現。因此應注重企業願景的整體性,而非單個的領導者或領導層,應該能夠抓住每一個人的決心和勇氣,激勵他們向同一個終極目標前進。 3.2 構建緊密聯結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成員的共同價值體系,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哲學觀、價值觀、信仰、期望及在此影響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它就像巨大而又各異的磁石規範著企業員工的行為,使企業呈現出獨特的核心能力。 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過程當中,領導者總是處於核心地位,領導者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領導能力決定企業的發展命運。領導力是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重要利器,如何做好領導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學者指出,文化有時更勝於強硬的制度。它是把人們凝聚在一起的膠合劑,並像螢幕一樣,通過它可以觀察世界。企業文化就像隱形氣流或海洋中的暗流一樣,通過規範我們社會中的各種期望和種種教育角色,塑造了我們生活的路線。當文化已經演化到這樣一種程度,即演化到一個團隊的共同的體驗核心,以及建立起關於何謂正確的共用的背景時,文化就成了一個企業的財富。 緊密聯結的企業文化具有共用性與合作性的特徵。企業文化是由領導者設定的,是領導者的基本假設在企業中的反映。因此,領導者需要學會建設緊密連接的、共用的、合作的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氛圍,使抽象的文化在企業中落地生根,使員工接納並共同努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使自己成為文化領導的踐行者。這需要企業領導者以團隊建設培養合作意識;以文化的語言和方式傳播文化,把隨意的零散的行動轉化為自覺的、長期的、主動的、發揮作用的體制和機制,把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員工的日常生活中去,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3.3 營造利於變革的企業環境 變化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是環境的主要特徵,當今的企業必須敏銳地適應這種環境。領導的作為在變革的環境中舉足輕重。領導不得不幾乎是連續地改變企業,否則就無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一致。企業應付外部變化的一些方法是轉變成自主工作團隊或者進行結構創新,領導者需要不斷地改變企業結構和文化,還需要處理技術方面的革新。在進行具體的變革之前,營造一個利於變革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跨越障礙從而提升領導力,需要企業領導者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形成認同,循序漸進創造利於變革推行的心理環境;第二,充分運用智慧,在超越現實局限過程中把握創造空間;第三,重視學習和溝通。 3.4 授權 企業內的每個人越是擁有權力,企業成員就越有主人翁意識,越願意投入。企業領導者獨自一人完成所有事情是不可能的,即使這點非常令人嚮往。因此,怎樣授權給不同的人和職位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須注意一點就是授權失衡,授權失衡的原因一般都是對自己的下屬性格、業務能力、優點和弱點沒有清晰的瞭解導致的。因此授權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堅持任人唯賢的原則。即要將工作任務、權力授予其性格、能力最與之相配的下屬。任人唯親是必須堅決制止的。 (2)多與下屬溝通,多關注下屬工作的進展,關心下屬的成長必須對下屬的性格特點、業務能力有充分的瞭解。而要瞭解下屬就必須經常與其溝通,瞭解他的思想狀況、對工作的想法。應該對每個下屬有一個客觀的評價,不僅與其進行口頭的交流,更要從績效考核的各個方面綜合瞭解一個下屬的能力。 (3)授權完成後,密切關注下屬對該權力的行使情況。看其是否稱職,若其能力稍有欠缺你可以多加指導,做決策時讓他先與你商量。若他的能力完全不能勝任,則應該撤銷授權,以免造成大的損失。 (4)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接受委派的員工必須定期向上級主管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對工作進程的重大事項進行說明,以保證授權按照規劃方向前進。 在充滿變化的知識經濟時代,領導力變革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員工和企業結構,領導物件的最小單位不再是傳統的工作職位,而是每一個個體的工作者;因此,領導力的變革應該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事”或“物”為中心;企業領導的重任是為這些工作者提供新的創造價值的平臺;同時作為引領者、影響者、激勵者和教育者,他們應讓員工自發主動地適應變革,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寧波科達制動器製造有限公司 黃祖耀)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