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公司管理/華大基因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岩梅:華大基因成長之道

我想從這三個方面說起:一,華大是從哪裡來的?二,華大到哪裡去?三,華大的路在何方? 一、從哪裡來 很多人都是因為華大基因上市才認識華大的。其實從1999年成立,2007年落戶深圳,迄今華大已經走過十八年的成長歷程。 華大的成立是源于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HGP)。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於1990年啟動,2003年結束,華大參與這個計畫的目的就是把這一公益項目帶回國。當時除了中國大陸,其他參與國都是發達國家。華大的創始人代表中國大陸申請承擔了人類基因組1%的任務。 奧巴馬在去年啟動的精准醫學計畫中,曾經講美國帶給人類的兩大科學貢獻,一個是脊髓灰質炎的疫苗,另外一個就是人類基因組計畫,可見人類基因組計畫對於整個人類的影響之大。 “精准醫學”最近很熱,其實它是人類基因組計畫的2.0版本。隨著基因測序成本的下降,精准醫學計畫被提出,以更好地認知疾病。美國曾經做過統計,2003-2013年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的十年間,美國當初每投入在該計畫上的一美元,已產生了178美元的回報,由此可估算該計畫的影響。 我曾經在瑞典諾貝爾博物館買過一把尺子,這把尺子以時間為刻度,從1801年開始到2000年結束,兩米長,每一年為一釐米。共顯示了200個重大的科學發現。1801年是瓦特,而2000年是人類基因組計畫。這200年的200個重大科學發現,前面199年跟中國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是中國失落的兩百年,也呼應了著名的“李約瑟之問”。只有在最後一年,因為華大參與人類基因組計畫,中國才有了1%的關係。 2000年,是上一個世紀的結束,也是下一個世紀的開始。前兩個世紀是工業時代的鼎盛,這個世紀是生命時代的開啟。華大因公益而誕生,之後又相繼測序了水稻、家蠶、千人基因組計畫、萬種鳥類計畫等等。全球共有188種主要農作物,華大主導和參與了130多種,占70%。像SARS、毒黃瓜、埃博拉、寨卡等公共衛生項目,華大也在裡面承擔了主要角色。 國家基因庫落戶深圳,由華大承建和運營,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基因庫,也是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剛一成立,就與全球最大的三個基因庫資料量相當。在不遠的未來,國家基因庫的資料量將會超過其他基因庫的總和。 二、 到哪裡去 華大基因的願景是“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以我們提煉了16個字,“生優病少、吃喝玩樂、人間仙境、兩質永葆”,來概括現在和未來要做的事情。 第一,“生優病少”。 •“生優”,就是要降低出生缺陷率,讓孩子遠離不必要的傷害?比如唐氏綜合征。這樣疾病的檢測,過去是依靠羊水穿刺,而現在孕婦懷孕12周時,即可通過抽取孕婦胳膊上的5毫升血液就能夠檢測出來胎兒是否異常,準確率非常高。這是一項顛覆性、替代性的技術,是基因技術造福人類的第一個臨床級產品。華大已經把價格降至幾百元,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承擔。 另一個例子是耳聾。千手觀音美輪美奐,但其中90%的舞蹈演員都是因為藥物過敏、一針致聾的。這種耳聾基因的攜帶率是1/20,也就是說中國一年有1600萬新生兒,就約有80萬新生兒攜帶了耳聾基因。像這樣的疾病還有很多,比如蠶豆病、愛德華氏綜合征、侏儒症等等。 今天基因技術能夠認知的疾病已經有上千種。我們希望,未來每一個新生兒都有一張基因身份證,哪些藥物過敏都可以寫在醫保卡裡,以免用錯藥,避免悲劇發生。這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生優。 •病少。以腫瘤為例,腫瘤現在基本是用部位來命名的,比如胃癌、肺癌,未來這些名稱一定會改寫,要用基因來命名。因為本質上,腫瘤是基因突變導致的。隨著科學的認知,藥物的發現,甚至老藥的新用,同癌異治、異癌同治將越來越普及。腫瘤將成為可以管理的慢性病,而這些都離不開基因科學。 第二,圍繞健康,我們提出“吃喝玩樂”。“吃喝”指的就是營養,“玩樂”實際上就是運動。Olympic games其實就是“遊戲”嘛。“吃喝玩樂”就是指在基因層面上,結合其他相關科學和技術,精准地提供營養,科學地指導運動。 第三,“人間仙境”,是指在生態方面所做的工作。現在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水體的富營養化等問題大量存在,生態改善最終一定會依靠生物技術,比如綠藻可以幫助土壤和水質快速改善。未來生物技術會像IT技術一樣,滲透到各個行業,比如農業、醫學、環保等等。 第四,做好前面三項,我們就離健康美麗更近了,“兩質(體質、顏值)永葆”,其實就是健康美麗長壽。要想造福人類,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員工及家屬做起。 三、 路在何方? 我把華大的道路提煉成這五個字:法、律、標、式、線。 第一個字是“法”,即生命中心法則,這是生命科學的第一原理。生命中心法則,是指生命資訊是通過一連串遺傳信息的逐字、單向傳送,從DNA傳遞給RNA,再傳遞給蛋白質,是所有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則。“First Principle”, 大家熟知的Elon Musk比較多的提到這個詞。這詞來源於物理學,實際上是撥開物質的表像,看到其本質的過程。華大所有的服務或產品都是從生命科學的第一性原理出發的。在今天的商業社會,人們往往會被覆蓋在表面的東西所蒙蔽,比如經驗、方法等等,從而摒棄了本質,這是一種“比較思維”。 比較思維帶來的常常是競爭。基因科技所帶來的創新,其實要遠超過顛覆性創新,我把它叫做根本性創新,它對人類的影響必將遠遠超過互聯網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 基因是因,要從生命中心法則的根本出發認知生命和疾病,同時結合生理生化等資料和影像資訊。所以說基因是A,衰老疾病死亡是X、Y、Z。從最簡單的疾病開始,然後到腫瘤,以及 “三高“等複雜性疾病,逐漸瞭解疾病及衰老的生命過程,同時把這些服務一個個轉化到臨床應用。 第二個字是“律”,即超摩爾定律。2000年初,一個人的基因組測序花費了38億美元,而今天華大只需600美元測序。在過去十幾年裡,基因組測序成本和速度的下降遠遠超過了“摩爾定律”,我們稱之為“超摩爾定律”。其中幾個重要的里程碑都跟華大有關,並且華大已經在引領並主導著“超摩爾定律”的形成。一是華大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畫(1%專案)”;之後是2007年,華大移師深圳,開創了基因測序的外包服務市場,把過去“in house”的測序工作變成outsourcing業務,市場佔有率最高時達全球的44%。。三是2010年購買了128台測序儀,買斷了當時主要儀器供應商一年產出的所有測序儀,變成了全球第一,並且沒有競爭者。四是2014年,我們完成收購了美國一家擁有測序儀智慧財產權的公司,並自主研發了國產化的測序儀,把基因測序的成本進一步拉低,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在速度、準確率上跟美國壟斷公司相媲美的測序儀公司。 關於“律”我們從哪裡做起呢?三個字“讀、寫、存”。所謂“讀”,就是測序世界上所有的基因,包括動物、植物、人、微生物。所謂“寫”,就是編輯和合成基因。這些成果可以應用到環境改善、疾病治療等領域。所謂“存”,就是面對我們現在還“讀不起、讀不懂”的基因,可以先將它存起來,當成本下降後再讀。猛?象的有效樣本已被找到,理論上我們已經“復活”了猛?象,可見樣本存儲多麼重要。遺憾的是,白暨豚在2007年滅絕了,沒有找到任何有效的樣本。如果當初白暨豚的樣本得以保存,今天就可以復活。這是生命時代帶來的奇跡。 總之 ,“律”背後包括了華大的技術邏輯,就是要實現低成本、高通量。華大所有的服務和產品都圍繞著這兩個英文詞:“affordable”和“accessible”,即“買得起、買得到”。 第三個字是“標”,華大是以大目標為導向的。比如出生缺陷,華大能否在未來幾十年,把全球的出生缺陷率下降50%,支撐幾種重大疾病做到基本可控。這個宏偉的目標看起來很遙遠,但實際上就在眼前。如果中國大陸每個孕婦都願意花幾百元,做一個血液檢測,唐氏綜合征就可以像天花一樣被“消滅”。現在中國大陸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33%,發達國家的五年生存率是我們的兩倍,我們的目標是?明中國大陸提高50%的五年生存率。我們相信依賴精准的基因檢測技術,一定能夠儘早地提高到發達國家水準。 華大的成功原因,大目標導向是核心。正是這些大目標不斷帶給華大人克服困難的力量。 第四個詞是“式”,指發展模式。華大採用一種科研、產業、民生三位一體、三軸聯動的發展模式。本質上華大是用公益之心在做產業,又用產業的方式做公益。最大的公益是商業,最大的商業也是公益,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第五個是“線”,指的是底線和起跑線。華大推廣的任何服務都首先從自己做起,從員工、家屬、合作夥伴做起。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腫瘤康復、營養、運動等業務,都是從華大的員工、家屬、合作夥伴做起,再推己及人。華大有個非常不同的文化,一般公司都是先談工作好,然後談學習好、身體好,而華大把這個順序倒了過來,先是身體好,然後是學習好,再是工作好。這三好其實要求“三自”:身體好,要自律;學習好,要自主;工作好,要自驅。學校和教科書上的知識遠遠落伍了,需要主動地在“幹中學”。工作好不能僅靠KPI,而是要自驅動地工作。這是華大骨子裡的文化基因。 華大的路在何方?就是“法、律、標、式、線”。如果用一輛車比喻的話,生命中心法則相當於方向盤,“律”相當於是油門,成本越下降我們的發展就越快,科技發展的速度、造福民生的力量都會隨之加速;大目標導向則是導航;發展模式是輪子,而且是四輪驅動;底線相當於?車,自己不用的絕不會推到商業,否則會變成只想著掙錢的“魔獸”,會帶來很多惡果。 四、華大是什麼? 華大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而是一個科研、產業、民生聯動的社會型企業(social enterprise)。它和其他組織的不同,還體現在“三觀”的不同。 首先是世界觀。華大所有的產品都基於生命中心法則,科學地認知世界是根本。第二是價值觀的差別,華大強調大目標導向,是真正要以基因科技造福大眾。第三是人生觀的不同。華大領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格局一直深刻地影響著這個團隊。他們對物質欲望的淡泊,提攜後生的高風亮節,一直在影響著這支隊伍。 過去華大總被叫做“四不像”,既不像研究院,也不像學院、公司、公益機構。它其實是一個組織的創新,也是根本性創新的一部分。當今社會,不僅是科技需要創新和突破,組織的方式和模式,也在面臨新的變革,包括管理和人才等很多方面。 隨著經濟的富足,科技的進步,世界會從追求GDP逐漸轉向到追求GDH(Health),即國民健康總值GDH。對於一個國家,健康是最好的衡量,那麼對於一個組織,是不是僅僅用產值來衡量?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我相信,華大將會在很多方面給世界帶來影響。 【中央網路報】【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