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區域經濟/雄安建設打響“第一槍” 瞄準綠色智慧新城

近日,被稱為“雄安第一標”的河北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專案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專案的評標結果揭曉,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央企成功入圍。 10月30日,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專案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專案,在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雄安分中心順利開標。作為雄安新區首個公開招標專案,引起全國廣泛關注,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22個省市,約100家投標人參與。 由綠色造林專案正式拉開新區建設帷幕,也引起了各方關注。分析人士指出,與深圳、浦東相比,雄安的規劃建設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環境建設,其規劃建設更多考慮到區域生態承載力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治。雄安“第一槍”圍繞環境建設打響,也預示著未來的建設過程中,雄安或將推出更多綠色發展理念的創新舉措。 “首標”瞄準綠色 此次公佈評選結果的雄安“第一標”由兩個項目組成,分別是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項目EPC總承包專案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專案。 其中,造林專案涉及雄縣雄州鎮、容城縣平王鄉兩個鄉鎮8個村,占地9934.6畝,將分2017年秋季種植和2018年春季種植兩期實施,預計2018年4月底完成。雄安新區管委會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雄安新區城市組團之間的生態緩衝區和生態福利空間共用區,並形成以近自然林為主,景觀遊憩相結合的生態景觀片林。 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顯示,造林專案共有五個標段,分別占地1077.5畝、2179.7畝、1254.5畝、3359.8畝(包含750畝果園)和2063.1畝。 記者注意到,此次中標企業以央企為主。五個標段的第一中標候選人分別是:中國建築聯合體、北京正和�痚礡B中國鐵建聯合體、中國交建聯合體、中國中鐵聯合體。包括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等機構和企業也參與其中。 資金方面,專案招標人為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金額為4億元。公開信息顯示,面積最大的第4標段項目,中標造價約為9448.4萬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蔣三庚表示,雄安方面曾多次表示該區域吸引央企及高科技企業入駐並非靠政策,而是靠青山綠水,突出生態壞境,也與十九大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相契合。 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專案,則位於容城縣小白塔及馬莊村界內,服務中心未來將主要承擔政務服務、規劃展示、會議服務、企業服務等職能,預計2018年2月底完成。 服務中心專案第一中標候選人為中海地產聯合體。據新華社報導,該專案創新投資建設運營模式,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具備投資能力、施工資質、運營能力和基金管理能力的投標人。由招標人與中標人共同設立基金,除投資本項目外,還將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引入符合雄安新區產業規劃和發展方向的創新型企業。 多維度推動 雄安新區建設七個方面重點任務中,第一條就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此次雄安“第一標”聚焦,被認為是雄安新區多維度推動綠色智慧新城建設的一個標誌。 此前,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曾公開表示,新區確定了白洋澱生態修復的三大目標,一些治理專案已經開工實施。同時,新區還將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建設平原近自然森林,從人工林逐漸演替為天然林,構建綠色生態新格局。 劉寶玲稱,目前新區已經開始在175畝的造林實驗,從規劃設計、苗木選擇、技術支撐、施工管理,招投標、後期監管、行政指揮等環節進行全鏈條落地實驗,積累經驗,編制《造林手冊》,開展培訓。今年秋冬還將啟動面積為一萬畝的片區造林。到2030年,新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0%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準一倍。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表示,綠色發展,是雄安創新示範發展理念的一大體現。綠色智慧新城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除了植物的“綠”,還包括低排放、高能效等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綠色智慧新城建設,需要相應的技術進行支撐,相應的措施進行保障,而規劃只是其中第一步,還包括規劃建設、產業選擇、土地開發,以及未來生活方式等。 記者注意到,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主要載體和運作平臺,此次項目招標人雄安建投集團在雄安新區綠色智慧新城建設的動作頻頻。 10月上旬,雄安建投集團成立後的首次對外投資,就是與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建科院三方共同投資成立雄安綠色發展研究有限公司。 根據建科院發佈的公告,雄安綠色發展研究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城市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模式研究和諮詢,綠色產業經濟研究和諮詢,綠色發展的政策研究和諮詢等。 此外,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雄安新區在協作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方面也屢有動作,河北與北京、天津就雄安新區簽署的合作協定均重點提及。 其中,京冀兩地8月簽署的《關於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定》中就提出,將從形成一體化的環境准入和退出機制、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打造京津保生態過渡帶森林和濕地群、推進大清河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面,共同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等工作。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