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研究報告: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呈下降態勢

大陸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研究中心13日發佈《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2017年1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我國整體系統性風險水準呈下降態勢,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水準已趨於平穩,但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金融穩定性仍需重點關注。 具體來說,宏觀層面上,自2016年以來,金融體系巨災風險指標保持相對穩定態勢,處於歷史同期正常水準,且波動較小,這表明我國當前整體系統性金融風險相較於2015年下半年已顯著減弱,保持在相對穩定狀態。這主要源於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工業增速加快、企業利潤快速增長直接緩解了商業銀行資產品質下滑壓力,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構成了系統性金融風險下降的重要因素等三方面因素。 微觀層面上,主要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已顯著下降,基本企穩。在上一輪牛市及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主要金融機構的股價聯動性大幅上升,系統性金融風險指標值急劇上升。尤其是股市異常波動之後,宏觀經濟資料存在大量負面預期,圍繞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質疑顯著增多。但隨著滬深A股市場走向穩定、實體經濟的逐步企穩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完成,關於中國大陸經濟金融的負面預期開始下降,主要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SES值、ΔCoVaR值和SRISK值迅速回落,並在2016年-2017年第一季度整體保持相對穩定。建議監管層關注民生銀行(7.950, -0.04, -0.50%)、光大銀行(3.940, -0.03, -0.76%)、興業銀行(15.940, 0.02, 0.13%)、浦發銀行(15.210, 0.00, 0.00%)等股份制銀行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報告》課題組認為,在當前金融風險逐步顯現、需要重點治理的關頭,金融監管改革不宜採取大手術的方案,切實有效的辦法是採用“委員會+一行三會”監管模式,即維持目前“一行三會”格局基本不變,在大陸國務院層面成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做實日常協調和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執行。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