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陸銀監會嚴查消費貸挪用風險

今年以來,大陸銀監會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防範金融風險,助推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 “今年監管方面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抓住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風險。包括過度授信、集中度風險以及各種市場亂象。” 29日,在銀監會舉行的“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如此表示。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喻劍萍介紹,“三違反”“三套利”和“十亂象”的檢查已基本完成,“四不當”也接近尾聲。對於問題“零容忍”,“整改已經在路上”。 這些措施效果在銀行業運行資料上已有體現。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訪問銀監會時表示,中國大陸政府採取的監管措施是及時、恰當、有效的,有助於降低中國大陸的債務杠杆和影子銀行風險。 防範居民杠杆率過快上升 今年消費貸款快速增長。Wind資料顯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06萬億,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總額僅8305億,今年前7個月新增總額已遠超去年全年。 肖遠企表示,消費金融客戶群體龐大,是各家銀行都非常重視的業務,銀監會鼓勵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買大宗耐用品、教育、旅遊等,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準和服務便利性。但他指出,要防止居民杠杆率過快上升。“美國次貸危機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對沒有能力償還貸款的人發放貸款,推高居民杠杆率。” 針對消費貸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用作首付款或挪作投資等現象,近期,江西、江蘇、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搆和銀監局對消費貸款做出規範。 肖遠企指出,消費貸款的資金用途只能用於個人消費,如果挪作他用即違反貸款管理規定。“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真實評估借款人的償還能力。不能因為這個業務過度推高居民的債務杠杆率,更不能助長某些領域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的泡沫。”在一些地區,大額消費貸客戶已被要求補交消費證明材料。 在產能過剩企業集團過度授信方面,銀監會強化聯合授信和集中度監管,將過剩產能企業的信貸資源擠出用於小微、三農以及民生、環保等領域。目前投向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00多億元。 在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方面,銀監會重點規範銀行同業、理財、表外業務,減少通道和資金空轉,降低影子銀行風險。資料顯示,同業資產和負債今年開始雙縮,是自2010年來的首次,同業理財今年已累計減少2.2萬億元,委託貸款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今年同比少增7600億元。 在不良貸款處置方面,今年前8個月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6319億元。銀監會還督促銀行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轉讓、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手段,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會同有關部門簡化處置程式和環節。 穩妥有序處置風險,且要堅決杜絕次生風險。債權人委員會機制即是這一監管理念的重要體現。肖遠企介紹,目前全國已組建債委會1.38萬個,債委會在推動問題企業債務重組和破產重整中發揮重要作用,聯合授信也能對實體企業給予進一步支援,尤其是遇到暫時性困難、但產品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不能簡單採取壓貸行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此外,銀監會還指導規範銀行對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要求破除財政兜底幻覺,高度關注隱性債務。 製造業貸款連續8月增長 銀監會統計資料顯示,前8個月銀行業新增貸款10.3萬億元,占新增資產的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7.8個百分點。製造業貸款增速由負轉正,連續8個月保持正增長。小微企業貸款實現“三個不低於”目標。 “銀行的天職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服務好了實體經濟,金融風險的防控就有了保障。”肖遠企說。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一部分,推進普惠金融,緩解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領域融資難題一直是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 9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採取減稅、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勵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 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張金萍表示,這一政策落地有望激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小微信貸投放力度。此外,銀監會聯動工商總局應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提高銀行獲客效率;與保監會聯合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配合推進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等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 截至2017年8月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29萬億元,增速比各項貸款高出2.64個百分點,貸款戶數1429.88萬戶,比去年同期多了145.81萬戶。 在綠色金融方面,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徐潔勤介紹,截至6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8.2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以上。按貸款資金支持比例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2.2億噸,減排二氧化碳量相當於北京7萬輛計程車停駛336年。銀監會正在修訂綠色信貸統計制度,計畫將綠色產品製造、綠色貿易融資和個人綠色消費信貸等納入統計監測範圍;以及指導銀行業協會制定綠色銀行評價制度。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