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充滿政治幻想與自我矛盾的治國思維

「我們當然期待在重要的時刻、在關鍵的事情上面,我們能夠有機會跟美國政府有更直接的溝通,也不排除有機會跟川普總統本人能夠通電話。」這是蔡英文總統日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所透露的期待。 然而,沒有太久,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發言人崔葛瑞斯(Grace Choi)答覆,「美國仍信守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明確回應了蔡總統在訪談中的說法。 更令蔡英文難堪的還在後頭。川普接受路透社提問時表示,「聽著,問題是我已與習近平主席建立起非常好的個人關係,所以我現在不想為他製造困難,我想他正展現一名領袖所能做令人驚豔的事,我不會想去做那種會為他添麻煩的事。我毫無疑問會想先跟他通話。」 如果這不是自作多情、熱臉貼冷屁股的話,那什麼才是自我羞辱?蔡總統這席話不禁讓國人擔憂,究竟她與國安團隊有沒有基本的國際政治知識?正當美國與中國大陸攜手解決北韓核武問題之際,蔡總統竟然拋出這樣的話題,根本是自取其辱,怪不得別人。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各國將對蔡政府的國際情勢評析能力產生疑慮,也無法認同蔡政府把對外關係轉為內部消費的政治操作。 此外,蔡總統在專訪時重申自去年520以來低調、不挑釁的兩岸政策,自認已釋出最大善意,既強調台海雙方都面臨一個新的問卷,也呼籲習近平展現大國領導人格局,應以不同角度看兩岸關係,蔡總統認為「台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重要指標。」 蔡總統甚至還糾正路透社記者,不該以「惡化」形容當前的兩岸情勢,認為還不到這麼糟。這與超過六成國人不滿意其兩岸政策的民調結果相差太多,難怪蔡英文會對國人的期盼無動於衷,因為根本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倘若當前停滯不前的兩岸關係還稱不上「惡化」,國人不禁要問蔡總統:兩岸互動要下沈到怎樣不堪境地才搆得上您的眼呢?才符合您所謂「惡化」的條件?蔡政府一年來無法順利敲定派駐東南亞國家的駐外代表,被民進黨吹捧能取代大陸市場的「新南向」政策,連個影子都沒有。在「兩岸冷和、東協不進」的情形下,反而是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被民進黨政府搞得死氣沈沈。 蔡總統要北京「調整兩岸立場」來遷就她的隱性台獨路線,如果不是她自不量力,不然就是痴人說夢。要知道,「一中原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處理國際事務的最重要基石,也是各國不會輕易跨過的紅線,就算習近平是繼毛澤東及鄧小平之後的最強勢領導人,也不敢自毀長城,否則連中共的統治合法性都恐怕會遭受挑戰。 綜觀蔡總統的此次路透社專訪,只能以「空洞、口號、無實際作為」來形容,通篇反應出她個人的政治幻想,以及自我矛盾的思維邏輯。 首先,蔡總統仍迴避兩岸定位的問題。她提到「我們很願意與習近平主席及對岸各階層有實質對話的機會」,還說「如果關係要有進展,必須有很多善意的累積。」 蔡總統一味地要求對方釋出善意,卻從未思考這樣的兩岸對話基礎是什麼。「川習會」的舉行是因川普願意接受「美國的一中政策」,馬英九前總統與習近平的「馬習會」是基於雙方都有「九二共識」的共識。在民進黨仍對兩岸定位混沌不清的情況下,習近平又何必向蔡政府讓步呢? 其次,蔡總統一再說明,民進黨政府自去年520之後,就釋出許多善意,包括不挑釁、不情緒化地處理兩岸爭議等。然而,這些都只是當政者應該做的,與所謂的善意有天壤之別。 難道中共不了解民進黨政府在台灣內部所進行的一連串「去中國化」政策,根本就是想切斷兩岸連結嗎?蔡總統自以為內外有別的操作,在北京領導人眼中,根本就無心拉近兩岸距離,也沒有與大陸改善關係的真心誠意。 最後,蔡總統還以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今年WHA會議,作為兩岸互動的重要指標。如此近乎要脅的口吻,使得國人從蔡總統身上完全看不到遠見視野。 過去馬英九政府藉由外交及兩岸的「雙軌」溝通模式,與對岸及WHO達成默契,順利以觀察員身份受邀與會。當時還被民進黨痛批為「自我矮化」、「傾中賣台」。反倒是蔡政府去年首度藉馬政府之便而出席,被安下「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的緊箍咒,卻自我吹噓「沒有矮化」。 這正是蔡政府被批評之處,前倨後恭的態度無法取信於民。殊不知,在民進黨執意走台獨路線的同時,也等於是自掘墳墓,在國際社會根本走不通。 蔡政府欲解決兩岸僵局及國際困境的良方,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提出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本的兩岸新論述,也思考當習近平自信地認為能夠單獨解決台灣問題的時候,蔡政府的反制措施是什麼,而不是等習近平在中共今秋的十九大提出最新對台政策時再被動回應,屆時無可避免地將掉入另一個框架,恐怕想補救都為時已晚。 蔡政府不能把台灣當作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良窳的賭注,化被動為主動,因為兩岸關係的改善,將使得台灣在台北、華盛頓及北京三邊關係裡,處於不敗之地。【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