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教育部不務正業使競爭力下降

近期受到輿論密切關注的議題之一,就是教育部自認是國語日報的主管機關,在國語日報董事會未定期改選時介入,發函法院要將現有董事會董事全數解職。姑且不論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係該部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因此具有主管機關的性質與事實多有出入,僅就教育部強行介入媒體私法人的改組而言,不正說明教育部在不務正業嗎?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台灣私立大學及科大面臨前所未有的招生壓力。據估計大學入學新生在民國112年將創新低,導致可能將近有5、60所大學或科大招不到大一新生,因此再過三年,等到115年在校的大二、大三、大四都畢業後,那些招不到新生的大學或科大,由於已無在校生,因此勢必要面臨退場的命運。如此嚴峻的情勢,教育部不是更應該多花心思關注嗎? 若5、60所大學或科大要在115年退場,以平均每所大學或科大的教職員3、400位左右來計算,屆時將有15000到24000左右的教職員失業,勢將影響15000到24000個家庭的經濟。以每個家庭人口為4人來計算,總計有6萬到9萬6千人的家庭生計可能受到影響。同樣是私法人,教育部不是應更關注在當初廣設高中、大學政策下之犧牲者嗎? 這些被迫退場的教職員是因為本身努力不夠的緣故嗎?答案當然不是,他們如今面臨難堪局面,是為了配合政策,難道教育部不該窮盡洪荒之力來為其解決難題嗎?令人遺憾的是,教育部放著該關注的教育業務不管,去管不該管的國語日報,還留下政治干預媒體的口實,為了達成政治目的,吃相有必要如此難看嗎?既然教育部得函請法院解散董事會,不正說明其主管機關的定位有疑義嗎? 撇開不該管的去管不談,教育部本身該管的如今也管得一塌糊塗。以高中國文課綱文白比決議過程為例,受到民粹影響讓高中生參與課綱審議已是不倫不類,偏偏在決定文白比的課審會議中出現荒腔走板的情況。2017年9月10日的課審大會中,四個文白比的修正提案都未過半同意,因此課綱文白比維持原案不是天經地義之事嗎?何需針對回復原課綱之記錄進行表決呢? 這就像立法院法律修正案沒通過,還要針對是否回復原法律進行表決一樣嗎?若回復案沒過,豈非就出現法律空窗期?不過既然立法院都可以出現「一事不二議」的反常規則,課審大會委員不認為修正案未過應回復原課綱,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連攸關保障司法正義的司改國是會議的決議案,都可以一再表決直到主持人滿意為止,回復原課綱記錄表決案,相形之下就小巫見大巫了。 有道是「中興以人才為本」,如果台灣要再創政經發展奇蹟,人才的養成與訓練是根本。然而看到教育部目前所關切的事,實在對於台灣未來人才的競爭力感到憂心不已。畢竟只看立場不看是非的決議,是無法讓人才把專業訓練當成一回事,只要設法選對邊站即可。台灣在威權時代都非常重視人才培養與尊重,到了民主時代反而不重視,這不是十分諷剌嗎? 如今教育部在立法委員建議下,承行政院長之命要成立委員會研議是否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則又是另外一種不務正業。為何要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呢?是為了要藉此提升競爭力嗎?姑且不論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所增加各項公文書的開支,是浪費資源之舉,謹就提升英文能力就能增強競爭力而論,恐怕是以偏蓋全。 以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日前公布「2016年多益測驗全球考生資料統計報告」為例,台灣學生多益成績輸大陸、贏日本,若認為這代表台灣學生的競爭力輸大陸、贏日本,恐怕會引發諸多爭議。更何況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可是印度的多益成績卻輸給英語非官方語言的南韓,這說明列官方語言對提升英語能力不見得有用。凡此都顯示,教育部不務正業才是台灣競爭力下降的根本。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