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1700名員工自願離職,豐田、三菱也陷苦戰!日本車廠遭遇什麼「紅色難題」?

在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車企本田(Honda Motor)決定縮減在中國的全職生產員工數量。

廣汽本田早在本月初就通知員工,希望他們能夠自願離職,以應對中國市場銷售量下滑的挑戰。目前,已有約1,700名員工同意自願離職,這一數字約占本田當地合資公司正式員工總數的14%,不過本田發言人表示,最終接受自願退休的員工數量可能會有所變化。

該決定由本田與中國國有企業廣州汽車集團(GAC Group)的合資企業「廣汽本田」(GAC Honda Automobile)所提出。

本田在中國擁有四家工廠,這些工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末。此外,本田還通過2004年成立的東風本田(Dongfeng Honda)合資企業在中國運營另外三家工廠。

儘管如此,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銷量在今年4月同比下降了5.8%,這加劇了市場的價格競爭和消費者對大件商品支出的謹慎態度,使本田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

日本汽車製造商在2000年代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打進市場,如今面臨轉折點。中國政府以優厚的補貼制度,讓中國車企因此得以提高價格競爭力、磨練尖端技術,實現了快速增長,日本車廠則陷入苦戰。

日本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於本地品牌的崛起,還有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的迅速普及。中國消費者逐漸轉向這些「新能源汽車」,而以燃油車為強項的日本車廠,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力明顯不足。

中國最大的新能源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在今年2月對其10多款車型降價,隨後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也跟進,特斯拉(Tesla)更是降低了其在中國銷售的所有四款電動車型的價格。

這一系列的價格戰進一步擠壓了日本品牌的市場份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日本汽車品牌的市占從2020年的23.1%下降到今年1~4月的12.2%,而同期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則從38.4%上升到60.7%。

延伸閱讀:中國電動車壓境,所有車廠「苦苦掙扎」中!本田裁員900人、豐田不得不減產

在中國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本田預計其2024年的汽車銷量將達到106萬輛,較2023年的銷量減少13%,與2020年的歷史最高銷量相比減少了約40%。除了本田之外,其他日本車企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2024年4月,本田的新車銷量同比下降22.2%,而豐田(Toyota)和日產(Nissan)的銷量則分別下降了27.3%和10.4%。

本田除了暫時瘦身計畫,也將推進EV開發、進一步擴大北美業務的盈利,以應對當前挑戰。

首先,由於「軟體定義汽車(SDV)」的時代正在到來,本田將與美國IBM聯手,加快開發自動駕駛功能。

其次,本田將從電動車零件成本最高(高達3~4成)的電池產品下手,透過與日韓的電池材料廠商合作,致力降低電動車成本。

日本車企也紛紛調整策略。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去年已經決定退出中國市場的汽車生產,而日產也計劃將其在中國的年產能減少約30%。豐田則在其近期的財報會議上表示,未來幾年在中國的業務將是一場「耐力」測試。

延伸閱讀:手錶銷售慘!日本老牌卡西歐全球裁員500人,1傳統產品喊卡

參考資料:《日經》InvestorPlace路透

本文初稿為AI編撰,責任編輯:林美欣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新車半個月只拿4000輛訂單!汽車大廠「股價暴跌30%」裁員5600人
上個月剛裁員20000人!知名銀行突宣布「終止2大業務」15家分行全關閉
手表銷售慘!日本老牌卡西歐全球裁員500人 1傳統產品喊卡
Under Armour裁員!北美營收少10% 公司趁勢大整頓
至少5600人!買氣續差、首款純電動車Mega賣不好 理想大裁員比例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