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君》所有的警察悲劇都不是「個案」

朱亞君》所有的警察悲劇都不是「個案」
朱亞君》所有的警察悲劇都不是「個案」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看著李承翰被刺的畫面,心中滿是問號。

為什麼是他去處理這種補票糾紛?為什麼他會站在那個位置?

為什麼只有他一個人去?為什麼後續沒有支援?為什麼?

副總編純玲做了一本特別的書,我很感動。

這書不只獻給台灣所有警察,還希望縣市首長、民意代表,還有一般大眾都能讀的書。這是一本試著與我們一同探討如何讓基層警察擺脫勞動困境,讓悲劇不再發生的書。

所有的悲劇都不是「個案」。

王惀宇這個一線三的基層警察,這個傻瓜,他冒著不可能升遷的可能,十年來不斷投書媒體,要求一個配得上身上的制服「有尊嚴的工作」。

「沒那麼嚴重啦!」「不會那麼倒楣啦。」

板橋派出所的林鈺祥不知道,只是去勸導違規攤販,卻被刺了兩刀,一度命危;

新海派出所的張家達不知道,去處理違規停車,被猛砍13刀;

24歲的鐵路警察局李承翰更不知道,乘客的買票糾紛,居然會是自己此生最後處理的一個案件……

你只說這是警察「運氣不好」嗎?

當「死了一個警察」之後,各界的哀悼,從優的撫卹,靈柩被覆蓋著國旗警徽之外,體制探討了嗎?配備探討了嗎?工作環境探討了嗎?值勤的工作時間地點合理嗎?他原本應該要平安下班回家的啊,但他的權利他得到了嗎?

當李承翰案一審判決無罪時,王惀宇也很困惑。

但是他說,他覺得重點不在「法律要如何制裁這個人」,他更在意的是:「案件之後,警察該怎麼辦?」

我們的警政系統,是否能給警察更好的勞動環境?

我們的救護系統,是否能負荷所有的警急需求?

我們的社福系統,是否能支撐這些家庭,不至於崩潰?

我們的司法系統,是否能公正審判與顧及被害人的權益?

不要隨意把人捧為「英雄」了。這是最不合理,且邪惡的事。

所有犧牲的警察弟兄的背後,其實暴露的不是警察的英勇,而是警政的無能。

不要再複製貼上這些悲劇了。

「英勇殉職」不是高官們拿來當宣揚的徽章。

期待這個聲音,能夠被廣大的社會聽見,讓警察能夠「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