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團35周年直擊初衷 《泥巴》元月起二度巡演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朱宗慶打擊樂團1986年成立,明年1月2日滿35周年,深情代表作《泥巴》擊樂劇場時隔一年再登場,元旦起在國家劇院、臺中歌劇院、衛武營,進行為期3週9場巡演,這場演出取材知名陶瓷企業奮鬥故事,呈現打擊樂與陶瓷工藝跨界共鳴,多條發展軸線互為表裡,根植於土地,構築於「家」的回憶;二度巡演以質樸情懷、創新手法直擊初衷,以更精緻、更扎實手法優化,一起鬥陣來起咱的厝,在變與不變中,找到永恆。

朱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泥巴》取材自知名陶瓷企業家林光清先生打拼奮鬥的故事,以及維繫百年家族記憶的真切情感,陶瓷工藝的「頂真」和苗栗蘆竹湳社區所代表的「臺灣在地風土」,不僅貼近朱團35年來秉持的核心精神,也呼應演出團隊一路走來守護核心價值的不變信念,以及不懈奮鬥的精神。

朱宗慶指出,「家」是創造歸屬感、實踐核心價值的同義詞,對於「家」的想望和追求,始終帶給他和打擊樂團向上與向善的力量,從林光清對於蘆竹湳,他看到同樣的體現。他強調,從陶瓷工藝、蘆竹湳社區,到打擊樂團、擊樂劇場,紛呈的元素最後都歸結在「家」這個核心的概念與價值之中,引發眾人的深刻共鳴。

朱宗慶提提到,「擊樂劇場」作為一種創新的演出型態,其規模龐大,涉及跨領域、多面向藝術的綜合能力,需要長時間投入大量心力和資源,對創作和演出團隊來說,都是困難重重的自我挑戰。從嚴格定義來說,《泥巴》是繼《木蘭》後,朱團產製的第2部擊樂劇場作品。

朱宗慶強調,首部擊樂劇場《木蘭》在國內外奠定聲譽,籌備第2部擊樂劇場《泥巴》壓力特別大,所幸2019年底臺中、臺北、高雄、苗栗演出10場,獲得超乎預期的迴響,對原創團隊來說,「好還要再更好」是藝術工作者永遠的追求,時隔一年再度搬演,從音樂到舞台都做修整,以求更精緻、更扎實。

這2部「擊樂劇場」都由朱宗慶擔任藝術總監、李小平擔任導演、洪千惠擔任音樂創作,與團員形成一套難以複製的工作模式,除此,搭配燈光設計車克謙、服裝設計林秉豪、唐宋音響等班底,再邀集新銳加入編劇、舞台設計、影像設計,形成充滿動能的製作團隊。

作曲家洪千惠表示,《泥巴》作品結構已做到形式完整化,二度搬演針對音色、節奏、走位的密度、織度和整體感,去做更細膩、深刻的變化,以追求藝術化的理想。例如幾個可以更好的段落重新寫過,讓各項元素相互關係更清楚,使團員展演更精準明確。

擊樂劇場《泥巴》由裡到外,皆與朱宗慶打擊樂團的發展相互呼應,面對今日的發展盛況,30多年間社會劇烈轉變,帶給創辦人朱宗慶許多感觸,他提到,35年彷彿一轉眼的事,累積的過程卻並不容易,因為有清楚的願景、目標與核心價值,再怎麼辛苦,也覺得值得。

朱宗慶打擊樂團35周年,代表作《泥巴》擊樂劇場明年1月再登場。(朱團提供)

《泥巴》擊樂劇場二度巡演,以質樸情懷直擊初衷,以更精緻扎實手法優化。(朱團提供)

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演奏樂器「阿瑪丁達」。(朱團提供)

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陳宏岳飾演大泥巴。(朱團提供)